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九年夏

去虛矯。不 私寡愁」和「知足」 不斷追求物質以滿足慾望, 這樣功利,就是這種不知止境的愁望 一般人說要滿足最低限度的生活要求,但什 麼才是「最低限度」呢?今天我們見到的是 在日常生活中所謂必需品不斷增加。舉個例 說,以前的人有一座黑白電視機已經很滿足, 後來變爲彩色,現在彩色電視也不夠,要有 一座錄影機。所謂慾壑難塡,唯一的解決辦 法就是「寡慾」「知足」。 問:老子和莊子雖然同是道家人物,二人的思 想是否也有很大分別? 答:老子着重的是實際做人:「要做人怎樣做 才好」,他絕對不談生死問題。莊子所關心 的卻是:人生來就要死,但人都怕死,那麼 如何消除這恐懼,能做到這一點,便是所謂 「如解倒懸」了。 莊子的思想和佛家的思想似之處,不 過佛家相信輪廻,所以多出一重困難。雖然 莊子的寓言也有類似輪廻的思想,例如他 說:「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 但他是否相信輪廻則很難確定。佛到莊子中 間有二百年,所以他受佛家的影響也不是絕 對無可能的。 此外,莊子對許多哲理性的問題都很有興 趣和見地。例如語言和意義的關係等 可惜 今本「莊子」實在太殘缺,所以要研究,恐 怕現在還不是 「老子」,如果能夠 子」,相信對莊子的硏究會有 問:你現在是不是在整理先秦的思想史? 答:中國古代哲學典籍中,看起來眞正沒有問 題的不多,「論語」、「孟子」大槪不成問題, 「老子」可否代表一家的思想,很難確定, 「莊子」則太殘缺,所以我硏究先秦思想並 不以一家一派的思想學說爲對象,而是從不 是專講一家思想的「呂氏春秋」(後序寫於 公元前二三九年)和「淮南子」(公元前一 四�年左右)去了解百多 間中國的思想發 展。因爲兩書都是集大成之作,可以得到較 全面的認識。我認爲把公元 三世紀中葉中 國思想一些基本槪念抽出來加以理解,然後 才可以了解當時的宇宙觀、人生觀。 問:依你看,中國古代思想在一些槪念上是不 是和西方有基本上不同之處? 答:是。這種槪念上的不同,可以用一個例來 說明。西洋科學的發展基於利用機械因果槪 念去說明自然現象,這槪念一直到二十世紀 初愛因斯坦後才改變。對於西方用因果槪念 去解釋的東西,古代中國人不止用一種槪念 來解釋,其中一種就是感應。例如荀子說: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 醯酸而蜹聚焉。」就是這個意思。另一種是 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