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九年秋‧冬

之間親切的關係和推行 學生心智和性格 發展; ㈢ 給 生個別輔導; ㈣ 推動廣泛的學生文娛 計劃,鼓勵學生組織建設性的學術文化活動; ㈤ 募捐款項,管理學生助、獎學金等事宜; ㈥ 管理學生宿舍。 第五章扼述大學本科敎學近年的發展,諸 如擴充現有的學科或專科,或予充實;增添新 敎學和研究範圍;訂立新課程內容。由於大學 極端重視中國治學的方法和精神,認爲硏究任 何學科都要在這方面兼收並蓄,因此訂立的新 課程也有了以這項原則爲依據的新發展。 第六章報導大學爲適應香港社會的需要而 迅速發展專業敎育,其中最重要的發展是成立 醫學院。此外又闡述中文大學對醫學敎育 態 度和採用的方法 第七章檢討各研究單位過去四年的工作; 但是中國文化硏究所(包括文物館在內)的任 務繁多,並且集中表現中文大學獨特的精神, 因此另在第八章專述。第七章並報導一項與大 學所有研究及出版有關的重要發展—即一九七 七年六月一日正式成立的中文大學出版社。 第九章叙述性質不同的社會服務計劃多 項,將中文大學的專長公諸社會。本校除了培 育優秀人才 支持香港處於先進的工商業地位 而不墜之外,服務社會的形式種類繁多,最重 要的是開設校外進修 劃,提供各種諮詢服務,利用 爲香港解決迫切的社會、喬業和科技 難題。 第十章重申本校自創立以來即以躋身國際 學術界爲主要目標,並簡述中大在國際學術界 近年的活動。中大除積極參與地區性和全球性 大學協會事務外,又經常與外國政府和世界各 地機構組織合作,努力推行學生交換計劃;此 外,仍繼續與國際基金 保持密切的關係,贊 助國際性會議和硏討會。各學人來校訪問者, 更日漸增加。 第十一章述及大學的校園建設,規模龐大, 發展迅速。過去四年當中,雖然香港受世界性 經濟衰退的影響,大學的驚人發展卻沒有停頓 下來。多蒙社會人士捐贈和政府支持,大學興 工不輟。一座座的大樓,不僅是廣垣巨厦,而 且各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藉以完成大學的敎 育使命。 最後一章是短跋,總結中文大學十五年的 歷史。李卓敏校長在展望將來之前,先回顧過 去十五年來發展途中的關鍵。 李卓敏校長又在報吿書的「前言」內,向多 位曾經給予大學鼓勵和支持的人士致謝,其 包括三位先後擔任中文大學監督的香港總督: 柏 立 基 爵 士 ( H . E . S i r R o b e r t Black)、戴麟 趾爵士( H . E . S i r D a v i d T r e n c h ) 和 士(H.E. S i r M u r r a y M a c L e h o s e ) ; 中 董及校董會先後兩位主席:已故關祖 簡悅强爵士,副主席兼現任大學校園建設委 會主席利銘澤博士以及大學司庫利國偉博士; 富爾敦勳爵與第二個富爾敦委員 的成員;大 學及理工敎育資助委員會(前身爲大學敎育資 助委員會)委員及先後三屆的 :夏利士爵士 ( S i r M i c h a e l H e r r i s ) 、高登爵士 ( S i r S i d n e y Gordon)和畢力治議員(The H o n o u r a b l e J . H . Bremridge)。此外,李校長又在「引言」中對 其他各方面的嘉惠誌感:「中大創校以來,承 蒙政府全力支持,各社會賢達、組織和基金會 勉勵有加,慷慨資助,對於今天的規模各有厚 賜,現適逢建校十五年,我們謹致十二萬分的 謝忱。可以吿慰的是中文大學已經步入服務的 新紀元,從此世世代代爲中國學生效力。」 李校長在報吿書內引述現任校長馬臨博士 的就職講詞作結:「這無疑是一個艱辛而遠大 的目標。但古語有謂:『行遠者必自邇』,西 諺亦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大旣 已踏出了穩定的第一步,我們自當堅決地繼續 向已定目標前進。」 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