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零年秋‧冬

思想方法,可以加强藝術家 受。在東方,哲人文學家通常被認爲 的典型,在西方,現代 學家則往往用文學 式去表達他們的哲學思想 如祈克果,海德格 和沙特等。在這一點上,東西方人的意見大體 上無甚分歧。 會議分四個部分進行,宣讀論文共十一 篇。第一部分是論「東西方美學」。瑞士洛 桑 大 學 皮 格 敎 授 ( J e a n — C l a u d e Piguet)以「現 象學美學的原則」爲題,全面介紹在當代社會 文化背景中現象 發展,探討語言、思想和 現實三者之間的關係,所提意見,引人深思, 並且有力的證明了現象學的研究方法旣有效又 可行。中文大學劉昌元博士宣讀論文:「藝術 的本質」,引起了與會 者熱烈討論究竟給藝 術下定義是否正確和合理。此外,宣讀論文的 還有漢城韓國大學金致逵(Chi—Gyu Kim)敎授 和日本東京大學Hiroshi Kojima敎授,題目分 别爲「東方詩學中格的槪念」及「日本藝術本 質一瞥」。 會議第二部分集中於從現象學的觀點探索 「藝術作品的本質與存在」。首先由國際現象 學學會會長蒂曼尼卡敎授( A n n a - T e r e s a T y m i e n i e c k a )發言,詳細分析英加登( R o m a n I n g a r d e n )有關藝術品和美學對象的槪念,其後,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敎授、現任 維廉以「新詩句,新視界:語言與原 爲題,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探討經驗的問題,並 且用一個比較性的觀 點 來闡明指義前的經驗跟 用實際的語言來表達這種經驗之間的關係。在 第二部分會 議 上宣讀的論文還有:香港樹仁書 院霍珊博士(Sandra Holstein)的「羅特克 ( T h e o d o r e Roethke)詩作中所見的現象學簡化 論」以及日本岐阜學院武井勇四郞敎授及西澤 孝敎授合作的「文藝作品的結 構 及英加登如何 使其具體化」。 第三部分的論題爲「藝術的起源」。波士 頓西蒙斯學院敎授、漢城梨花女子大學客座敎 授 朴 仁 熙 在 馬 盧 龐 蒂 ( M e r l e a n - P o n t y ) 的 「 現 象 學本體論」一文中提出的見解,與葉維廉敎授 的研究心得十分吻合。馬盧龐蒂嘗試消除主觀 知覺和客觀存在物體之間、先驗和經驗之間的 區别,朴敎授對此詳加討論。其他宣讀的論文 計有:名古屋南山大學橋本惠女士的「伍爾芙 ( V i r g i n i a Woolf)的 感 受理論」、中文大學高 木森先生的「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藝術的起源」 和中文大學霍邁高博士(Michael Holstein)的 「扮演巫師角色的作家」。 第四部分是圓桌討論,會議最後以硏究現 象學發展的問題和可能性作結。 2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