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零年秋‧冬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哲學系 Allinson, Robert E., T he crustacean an d the toad', Poet, 20,(1979.10). Allinson, Robert E., 'Philosophical preludes an d interlude ', The Independent Journal of Philosophy, 4, Austria, (1980). Allinson, Robert E., ‘A non-dualistic reply to the Later Moore’,Indi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7 , University of Poona, (1980). 霍韜晦《安慧「三十唯識釋」》,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0)。 霍韜晦《歐美佛學研究小史》,《內明月刊》,(19 79 • 8 〜 12)。 霍韜晦、林耀波(譯),《佛敎涅槃與西方解人》, 《內明月刊》,96,(1980)。 何秀煌《工作與娛樂的道德觀》,中文大學校外進修 部報紙課程,(1979 • 11•30)。 何秀煌《知識份子與政治》,《時報雜誌》,5, (1980• 1 )。 何秀煌《科學、哲學與人生》,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 報紙課程,(1980 . 3 . 7 ) 。 何秀煌《科技,信念與現代人的感情》,中文大學校 外進修部報紙課程,(1980 • 3 • 14 )。 Ho, Hsiu-hwang, Logic: A University Text, Tung H w a Book Co, Taipei, (1980). Ho, Hsiu-hwang, T 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es', China Times Monthly, (1979). Ho, Hsiu-hwang, 'Science, philosophy and huma n existence (Man does not live by Science alone)', Courses by Newspaper, Department of Extramura l Studies, (1980.3.14). Ho, Hsiu-hwang, T he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implication of technology (When machine devalues man)’, Courses by Newspaper, Department of Extramural Studies, (1980.3.21). 勞榮瑋《「方以智晚節考」及「補證」讀後感》, 《新亞學術年刊》,2,(1979)。 勞榮瑋《中國哲學史—卷三》,友聯, ( 1 9 80 . 7 )。 李天命《語言分析的思考方法》,靑年圖書中心,(19 80 )。 李天命《語言分析的思考方法》,《明報月刊》, (1979 )。 李杜《唐君毅先生的哲學》,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台灣,(1980)。 劉昌元《貝爾藝術論述評》,《鵝湖月刊》,(1980 • 6 )。 劉昌元《藝術與符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 79•9 )。 劉昌元(譯)《美學問題槪論》,《中華文化復興月 刊》,(1980 . 1 〜 2 )。 劉述先《中國哲學與現代化》,時報文化出版社,台 北,(1980 )。 王煌《李卓吾雜揉儒道法佛四家思想》,《中國文 化硏究所學報》,10 : 2,香港中文大學, (1979 )。 Wong, Yuk, 'A review o f Chang Chung-yuan's Tao: A N e w Way of Thinking', Journal o 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H o ng Kong, 5:1, (1979). Wong, Yuk, Collected 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of Lao-Chuang, Lienking, Taipei, (1979.12). 王煜《評介敏捷奴敎授「萊布尼兹與儒學—對於 一致的追尋」》,《哲學與文化》,6 :10, 台北,(1979 . 10) • 王煜《柏拉圖與莊子的心靈超昇說之異同》,《鵝 湖月刊》,5 : 6 ,( 1979 . 12 )。 王煜《「睡虎地秦墓竹簡」的法家思想》,《中華 文化復興月刊》,13 : 1,《新亞生活月刊》, 7 : 5,(1980 • 1 )。 王煜《哈佛心影錄》,《人間副刊》,中國時報, (1980 . 4 . 13 )。 王煜《委婉語的奧妙與濫用》,《鵝湖月刊》, 5 : 10,(1980‧4)。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9 . 12 )。 王煜《評張鍾元:「道:一種新的思想之道」》, 《香港中文大學學報》,5 : 1,(1979 ) 。 王煜《評錢鍾書:「管錐篇」(一至四册)》,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1,香港中文大 學,( 1 9 8 0 )。 王煜《評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中國 文化研究所學報》,11,香港中文大學, (1980)。 王煜《評湯普遜:「愼子逸文」》,《中國文化硏 究所學報》,11,香港中文大學,(1980)。 Department of Religion 宗敎系 陳佐才《香港宣敎形勢及路線的檢討與前瞻》,《信 息月刊》,基督敎協進會,(198 0 • 1 ) • 陳佐才《宣敎的植根路線》,《信息月刊》,基督敎 協進會,(1980 . 2 )。 陳佐才《宣敎者的屬靈氣質》,《信息月刊》,基督 敎協進會,(1980 . 4 )。 周天和譯,《德國宗敎神學近貌》,《景風》,60, (1979 • 10 )。 周天和《「靈力剖視」的評介》,《今日華人敎會》, (1980 . 1 )。 5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