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一年春‧夏

改革失敗的原因何在? 呢 ? 雖然要解釋並不須要許多理由,但一項 革何以會失敗呢?我會在下面把它們一一列 來。首先,大學和專上學院都是很保守的。 兩 年前,我做過一項統計,看看與路德會同時或 早於路德會成立的機構,有多少大致上還能夠 保存原來的面目的。我當時數得出的有路德會、 天主敎會、冰島國會、馬恩島國會、威尼斯市 議會、和一些其他的組織,以及大致上還能夠 保存本來面貌的大學七十家。有的大學如薩拉 曼卡大學等,校舍和開設的科目和原來的都沒 有兩樣。大學一向以來都是保守的了。 改革失敗的另一個原因,是有權否决的團 體實在太多。任何一件事,如果要做得成功, 是不容人否決的。但是在大學裏,敎師可以否 决,學生可以否决。僱用畢業生的僱主也可以 說他們不僱用選修某項課程的學生。出錢辦 學的人可以否决。有否决權的團體實在多得 很。 再者,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的一些改 革,是要推行科際敎學,使學生的學識比較廣 博;可是長遠來說,敎育却趨向於專精。此外,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些改革是要使學 生的水準劃一;但是在經濟領域裏,每 個 地方(不管是稱爲「共產主義」、「資本主義」, 或是介乎二者之間的國家)都越來越重視出類 拔萃的人才,要選拔賢能治事。 此外,許多改革正好給那些被吸引去參與 改革的人扼殺了。有些學生和敎師只讓自己的 改革推行,對别人的改 與的一些改革,吸引到的往往 甚至敎師。以我剛才提到的柏克萊圖斯 爲例,祖•圖斯門開始時對學生極其關心,但 不久就遭學生抨擊,被他們稱爲獨裁者,因爲 被這項課程吸引前來的學生想修讀另外四個歷 史時期,此外,他們還想做許多不同的事情。 參與該項試驗的敎師,不久也發覺,要敎這門 課,他們須要讀很多書 並且要學習很多新的 東西。於是,他們開始退出這項實驗。慕名而 來的學生和敎師說:「這是你想出來的,我們 可不喜歡這樣做。我們要做别的東西。」而他 們又各有不同的主意。許多試驗無從推行就是 由於慕名而來的人的本性使然 改革者爲了吸 引黃蜂,就擺設蜜糖,結果都給被蜜糖引來的 黃蜂螫死。 改革失敗的另一個因素,是政治與學術氣 候的轉變。七十年代,幾乎全世界都變得更保 守。一般人(包括學生)寧願恢復舊觀,而不 喜歡推行改革。他們比過去保守,實驗的精神 也比過去少,而且比較急功近利。 那麼,什麼改革是成功的呢?我以爲要有 兩個條件。首先,該項改革要和原有的或當時 正在發展的學術生活並行不悖。敎師要對改革 工作勝任愉快,或者要認爲無論怎樣,改革反 正是大勢所趨了。英國的公開大學把牛津、劍 橋和其他大學所敎的拿來在電視、電台敎授, 並由當地的導師輔導學習,就是這個道理。公 開大學造就的是一批校外的大學生,不過,它 跟敎師一向的習慣和對敎育的想法是沒有衝突 的。美國成功的改革中,有一項是在麻省理工 學院推行的。該校的學 授本科生的時候,已經採用 並且邀請他們到實驗室協助做硏究、參加 生的研討會。這項改革,和敎師的想法同樣吻 合,所以也推行得十分成功。改革一定要和敎 員的想法吻合,因爲這些改革事前或事後都要 得到由敎師組成的委員會審核通過。 改革要成功的第二個條件是,這些改革必 須「有利可圖」,所謂「有利可圖」,是指能 夠不斷地吸引到學生。公開大學旣與敎師的想 法相吻合,又能夠每年招收到約有二萬五千名 的學生。上述兩個條件,公開大 都同時具備 了。 高等敎育改革的前景 從近期改革失敗的經驗看來,高等敎育改 革的前景相信不會太好,最近,歐美各大基金 會的首腦舉行了一次會議。在會議上,我聽見 其中一位(該首腦本身曾任大學校長)說, 他的基金會以後不會再撥欵給美國的大學推行 改革。他說:「所有的敎育改革無一例外,終 歸都會失敗。」此語一出,在座的歐美基金會 首腦都點頭同意。 在最近的將來,敎育改革不會有美好的前 景,因爲當前並不是蓬勃發展的時期 通常在 發展期間,可以增添各種 同的新東西,但是 非發展時期,要增添新的東西就要把别的東西 削減。 雖則如此,我認爲高等敎育並非絕無革新 的可能。那麼,甚麼東西會有革新的可能呢? 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