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二年第一期
答:以前的大學敎育是精英 所謂「精英分子」,今天的大 這是好的轉變。 今天的大學生還有一個好的趨向,就是近 十多年來,他們都非常關注社會問題。雖然 有些時候,他們的行動見解比較激烈,但我 並不以此爲憂,因爲我認爲大學生對社會不 平的現象多批評,多發表意見是應該的,只 要有師長從旁引導,就能夠防止他們的思想 行動變得太過份了。 問:簡爵士,您對香港的貢獻是多方面的,近 年來,其中一項最大的貢獻是拓展香港與各 國的雙邊貿易,請爲我們介紹一下您在貿易 發展局的工作,好嗎? 答:我在貿易發展局的工作,一方面是要介紹 香港貿易的性質和政策給外國知道 另一方 面是要去了解世界各國的市場情況。香港的 貿易確是很特別的,因爲我們 工業原料和 機器,都要靠外國輸入 所以先要有輸入然後 才可以有輸出。輸入少即表示工業不景,因 此我們歡迎外國 入,完全不會加以限制, 也不談貿易要平衡,我們的政策是大開門 戶,任何國家的貨品都歡迎。除正式的貿易 外,我們還要介紹香港的公共建設,例如地 下鐵路,公共房屋、貨櫃碼頭、新機場等 這些建設計劃都需要外國的參與,從外國輸 入人才、物資、技術 對他們來說,這些都 是「無形的輸出」,他們可以在香港得到很 多好處。 在市場方面,以前香港的貨 美國和共市國家,很少注意到日本 來,歐美各國經濟後退 日本卻成爲經濟 國,而且香港跟日本的貿易差額相距最大, 所以積極打開日本市場。以前我們不明瞭 本的市場,所以不能生產他們所需的貨品, 現在情況好多了。因爲日本轉向重工業發 展,我們的玩具、衣服、電子、電器都已經 打進了日本的市場。我們現在正進行試探一 些中型的聯號商店 希望以這些商店爲據 點,逐漸擴大輸出的範圍。 此外,以前許多國家對香港都有一個錯誤 的印象,以爲我們只能出產價廉質低 貨 品,而且品種有限。現在外國對香港產品的 誤解已經糾正過來,我們的外銷市場正在日 漸增加。 除了拓展與外國的貿易,貿易發展局又積 極促進與中國經濟上的合作。中國要推行四 個現代化,在輕工業方面,中國要仿效香港, 就像香港三十年前仿效日本一樣。現在 國 在南方設特區,香港起的作用就很大,特別 是要從香港輸入技術、管理知識和宣傳推銷 術。 問:事實上,香港貿易發展局做的就是海外推 銷工作。 答:對!工業家在香港發展工業,即使這些工 業產品怎樣優良,如果沒有宣傳和推銷也是 不行的。我經常往返香港和外地,一部分就 是做推銷。說句題外話,事 來我一直 這些沒有人工的公職, 有做了,收入也沒有了。(哈……) 問:這個沒有關係,簡爵士原是世家子弟,席 豐履厚的。 答:這就完全錯誤了,我父親白手興家,是self— m a d e man,我的祖父從廣州來香港,在正 金銀行做買辦,我父親在日本學銀行回港 後,辦了德信銀號和東亞銀行。因爲我們的 家庭很大,父親負擔很重,除了我們十四個兄 弟姊妹之外,還有伯父遺下來的八個子女、 祖母姑姐等,我十四歲以後就沒有在家裡住, 因爲家裡沒有地方。讀書的時候 我和大哥 兩兄弟每天三仙士飯錢,在西營盤三多里跟 一些車伕一起吃淨麵,你說我是不是世家子 弟? 不過,因爲我父親沒有很多書,所以很 注重我們的敎育。我七歲就背熟了四書、古 文。當時我是在專家館(即私塾)讀書,星 期日父親就要我們背書,他隨手翻開一頁, 就要我們背下去,直到他說停爲止,每次只 准錯六個字,錯了那天就不准到外面玩了。 合格就有獎,就是獎我們從住處(育賢坊) 經舊山頂道步行到太平山頂,然後下山到連 卡佛吃西餐,這已經是很豐富的了。我一九 三四年在香港大學畢業之後,以爲一定要進 銀行做事了,但父親說我們這樣大的家庭, 一定要有一個律師,於是一九三五年三月就 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