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三年第一期
我和中文大學 �鄺重平� 這位既沒有讀過大學預科,也沒有正式接� 受大學本科敎育的青年,就是第一位獲得本校� 頒授博士學位的畢業生。� 鄺重平博士一九七零年在培僑中學(本港� 一所中文中學)畢業之後,先後在香港工業學� 院(香港理工學院前身)及摩利臣山工業學院� 攻讀一年制的無綫電技工及兩年制的技術員課� 程,其後在一所電腦工廠任 術員。爲了實現� 自己的理想,鄺博士不斷利用公餘時間自修,� 兩年後參加英國工程師學會聯會考試,考獲了� 相當於學士學位的資格,並且隨即前往英國攻� 讀碩士課程。鄺博士一向成績優異,在英國進� 修時,更名列前茅,獲大學頒贈獎學金,繼續� 進修。可惜他對獎學金資助的研究,興趣不太� 濃厚,終於放棄了獎學金,於一九七八年返港,� 初期在本校電子學系任助敎,到大學開辦第一� 屆博士班,他就辭職,在電子學系陳之藩敎授� 的指導下,專心修讀博士課程 用了兩年� 時間完成博士論文。� 對勤奮好學的鄺先生來說,成爲「博士」� 是很順理成章的事,因爲他終身鑽硏學術的理� 想是那麼清楚明確,而他又是那麼有計劃地、� 按部就班地去實現理想。� 鄺博士目前在理工學院任講師,以下的一� 篇文章是他對自己這幾年學習生活的回顧。� 我和中文大學可以說兩度結 由七四年秋天至七五年春夏,每逢星期 及假日,我常背上一大堆書本,淸早便乘火車� 到座落於沙田這一小鎮的大學城,直到晚上才� 離去,爲的是利用這恬靜的環境,準備英國工� 程師學會聯會的資格考試。� 當時還沒有機會上大學的我,見到了迎面� 而來歡歡笑笑的中大 生,可以想像得到他們� 幸福的學習生活——在埋頭便可鑽進書本的自� 修室裏,可讀一整天的書,累了可走到門外 � 草地舒展一下 或遠眺吐露港如畫的景色,再� 不然到隔鄰的飯堂喝一杯咖啡,與同學們閒聊� 古今天下大事,這是多麼令人羡慕!那時我又� 怎會想到,在五年之後,我也屬於這幸福的一� 羣!� 七五年夏天,我參加了工程師學會聯會試,� 考試及格後就踏上了赴英國進修的旅途,兩年� 後 在 羅 夫 布 洛 大 學 ( L o u g h b o r o u g h � U n i v e r s i t y )� 獲得碩士學位。由於在班裏成績最好,所以大� 學給我助學金,繼續攻讀博士課程。本來,我� 應可於兩年後畢業,但不到一年,我就發覺自� 己對助學金所資助的研究項目並不感太大興� 趣,經過再三考慮,最後還是決定放棄並不太� 愛學的東西回到香港,結果這使我與中文大學� 再次結緣。� 早在中學畢業後不久,我便立志作硏究工� 作,所以雖然我沒有讀過預科,最初走的也是� 學技術、到工廠當技術員這樣的路,但爲了達� 成志願,我開始業餘自修,爭取進入研究院校� 的機會。七八年九月我離開英國 時的「挫折」並不能改變 的志向, 積極找尋工作,預備儲錢再次赴外地進修自 喜歡的課程;另一方面,我也探求在港繼續進� 修的可能性。當然,我立刻想到曾經心儀的中� 文大學。� 於是我去信給電子系的陳之藩敎授,詢問� 中大研究課程的情況,也曾冒昧地跑去他的辦� 公室給他看我在英國曾經發表 論文。結果,� 我雖然沒有馬上成爲中大的學生,卻獲聘爲電� 子系的助敎,走上課台當起小老師來了。但那� 時我已知道,在不久的將來,中文大學電子系� 將開辦博士課程。� 在八零年九月,我正式註册爲博士班學� 生,跟隨陳敎授學習,當上了五年前夢寐思之� 的中大學生。現在回想起來 在這兩年的日子� 裏,學習生活是無比的愉快,我想這跟中文大� 學的學術環境和風氣 分不開的。� 陳之藩敎授是一位十分開明,學識淵博和� 有遠見的好老師。他從來不影響我做什麼樣 � 研究,只是從旁指引方向和引起我多方面的興� 趣。到了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時候,他又能� 提出很多精闢的意見。總之我旣可以自由自� 在,但又不致迷失方向。更受用不盡的是與陳� 敎授的閒談。他對於硏究工作獨創性的重視,� 更給了我很大的敎益。他常叫我不要看過多的� 書,我初時不大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後來到我� 學懂了一些做研究的方法,才悟出了這話蘊藏� 的意義:他怕我學而不思。硏究一事畢竟靠思� 考的成分居多。� 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