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三年第五期

李約瑟博士讚辭 本世紀到了後期,專業化日漸加深,如 到文藝復興時代那種博雅通儒,則李約瑟博 範。史諾廣言所謂兩型文化隔閡日深,但時至今日, 仍不之有心人如李博士者能對人文與科學兩端兼顧通 融,實在令人鼓舞。 博士在科學、史學、哲學、敎 育各方面均有貢獻,但他早年卻是生物化學的先驅, 所著《化學胚胎學》(一九三一)及《生物化學與形 態胚化》(一九四二)影響深遠。他一生事業多在劍 橋:先後擔任公維凱業學院院士及院長達五十二年之 久;自一九七六年迄今,更主持該大學之東亞科技史 圖書館。從劍橋大學的榮譽博士到聯合國敎科文組織 的名譽顧問,李博士所獲榮銜美譽多不勝擧;他在 術和敎育上的成就早已擧世同欽。 可是我們對李博士更感親切,因爲四十年來他探 討科技在古代中國的重大貢獻,邀集同道,實地考察, 將兩千年的史蹟和資料整理、詮釋,硏究的成果發表 爲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二十册之中已經出版十 一册。歷來不少中外學者以爲古代中國拙於科技,此 書出版後,當可澄清久有的誤解。 先見之士近年不斷警告世人:應以科學役物,莫 以科學役人。李博士正視現代社會誤用科學之危機, 擧中國哲學以爲對策。他說:「有一種道德觀深植於 人性,能夠敎我們理直氣壯地去抗拒種種違反人道的 役人新技;而且在人類獲得自然 與日俱增的力 量,茫然面臨歧途之際,敎我們冷靜判斷甚麼才是正 道:如果世人要尋找這種道德觀,不妨求敎於儒家與 道家的聖賢 中國近世向外國學習已多,也許輪到 各國向中國學習了。」 爲表揚李博士促進學術與國際瞭解的貢獻,本人 恭請 監督閣下以榮譽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李約瑟博士。 5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