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三年第五期
馬臨校長講辭 監督閣下、利博士、各位先生、各位女 二十年前的今天,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一 個莊嚴的典禮上,大學臨時校董會主席關祖堯 議員將一本薄薄的紫色小册子,也就是一九六 三年香港中文大學條例 正本,呈給大學首任 監督柏立基爵士,再由他頒給大學首任副校長, 亦即當時崇基學院校長容啓東博士。這樣,由 新亞、崇基、聯合三間書院所組成的香港中文 大學就誕生了。 當時在座參與盛典的,有新亞書院的創辦 人和校長錢穆敎授、聯合書院校長鄭棟材先生, 有後來在校董會成爲領導中堅的利銘澤議員、 利國偉先生、利榮森先生、胡百全博士、李樹 培夫人、黃用諏敎授等多位社會賢達和學者, 還有許多嗣後一直在大學忠誠服務的同事,像 張樹庭博士(已升任講座敎授多 很好的例子。 翌年九月,大學首任校長李卓敏博士的就 職典禮在同一地點擧行。在典禮上,曾兩度就 大學的建立和體制向政府作出關鍵建議的富爾 敦爵士(Sir J o h n Fulton)(現爲勳爵)、後 來對大學發展貢獻了許多寶貴意見的柯克樂博 士(Dr. C l a r k Kerr),以及其他三位人士一 同領受大學所頒的榮譽 位,成爲大學成立之 後第一批校友。 到今天,不知不覺間大學已屆弱冠之年了。 這許多大學的元老、前輩大部分仍然能夠來參 加今天這個典禮,在這禮台上和我們一同慶祝 大學的成長,這是我們最感高興的。我謹代表 大學感謝他們多年來蓽路藍縷之功,並敬祝他 們健康愉快!另一方面相信各位會記得 關祖 堯爵士和利銘澤博士當年曾盡了移山心力來推 動建立大學和爭取理想校址。二十年前,諸位 現在所坐的地方還是一個荒涼的山頭;它能在 轉眼間變成優美的校園,令大學佔盡吐露港的 山光水色,主要是由他們兩位和大學建築師司 徒惠先生的功勞所致。但今天他們兩位老先生 卻都已經不在了。我們飮水思源,追念前賢, 是難免深深感到傷悼之情的。 當然,大學在這二十年之中的變化,遠不 止於校園和建築。我們巳經從三所分散、細小 的本科書院結合成一所有相當規模和整合體制 的大學:從三個學院變爲六個學院,從一、二 十個系發展到四、五十個系;從 千多學生增 加到五千多學生;創校三 院,現在已開設了四十多項專業 博士學位課程。同時,我們敎師的研究工 結出豐盛的果實來了:從正式公佈的資料看, 他們的學術著作比較相類大學中的同行無論從 數量或質素來說,顯然都是出色的。這些都是 本校全體師生多年共同努力不懈的結果,是値 得我們引以自豪的。當然,政府和社會熱心人 士的一貫支持爲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先決條件; 李卓敏校長的卓識遠見 大學 發展立下 規 模,確定了方向;這些對大學的成長都有決定 性的影響,是我們將永誌不忘的。 監督閣下,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們這 所大學是許多中國學者以他們的理想和血汗克 服了無數困難和阻礙,贏得了香港政府和社會 的支持,方才能夠建立起來的。我們創校的前 輩們和我們自己對這所大學有兩個宏願:它必 須成爲一所眞正現代化的、有國際水平和觀點 的大學;同時,它又必須是一所深深植根於中 國文化的大學。這兩個願望是不容易調和的, 卻又是不容分軒輊的。我想,在過去二十年間, 每一年我的同事和學生都更深切地體會到要認 眞實現這兩個願望 如何艱鉅 一件工作;但 到今天我相信我們也都已經明白,香港中文大 學沒有了這兩個目標是沒有意義 。諸位:我 敢說,不深刻體會這一點的話,是不可能眞正 了解香港中文大 的;甚至,恐怕也不可能眞 正了解今天在 港成長中的一代內心深處 激 蕩和願望的。 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