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翠,大規模的植林防止了水土 害虫的生長,廢物獲得充分的再循 大量關於中國環境保護問題的資料逐漸披露 環境汚染的嚴重性最低限度並不亞於任何現代化的大 港環境汚染是社會豐裕的副產品 中國的環境汚染卻是由 工業管理不完善和效能差所致。幸而在中國社會這樣的結構� 內,產物獲得了充分的再循環和再利用。中國的現代化規劃� 將會對工業效能、廢物產生及社會結構有相當大的影響。至� 於它們反過來又會對中國的環境有什麼影響,這將是很有意� 思的硏究題目。� 唐能、陳淡秋:� 根據過去兩年我們在廣東省的經驗,他們對工人健康與� 安全的關注並不少於香港,有些地方甚至更多。儘管中國在� 環境保護方面仍受到技術上的限制,他們進展得也很快。我們� 希望有機會與當地 同行一起工作,共同改進和發展他們的� 職業保健資料及管理系統。� 本港大學開設環境科學課程 � 進行有關硏究的需要� 柳愛華:� 在本科開設環境科學的課程是很有意義的,因爲可以使� 學生接觸到環境保護的各種問題。不過,如要開設專門的課� 程,則必須要是研究院程度的。而且在開設課程之前,一定� 要淸楚本地確實有這種需要,否則學生的出路沒有保障。目� 前本港有不少從外國受訓回來的環保人才,但社會對他們的� 需求卻不算太大,主要因爲一般的工廠都沒有特别留意汚染� 問題,更談不上聘請專門人才去負責處理,他們都認爲這是� 奢侈品,不是他們所能負擔得起的。� 林健枝:� 香港環境保護處及政府各部門的 聘這方面的人才。香港理工學院主要 較高級的職位,政府必須聘用海外受訓的專 中文大學應該考慮開設環境科學的專門課程,以應社會 需。同時大學亦應設立環境硏究中心,促進對本地的環境 題的跨學科硏究。� 環境問題非常複雜,從事分析硏究的人員必須有廣泛的� 知識及技巧。因此國際上較有名的環境科學學院,例如加拿� 大多倫多大學、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及澳洲格里菲思大學 � 環境科學學院,都是多學科的學院。他們的課程包括多方面� 的知識,但又不流於浮淺,俾學生建立一個廣博的根基。我� 認爲中文大學開設的環境保護課程,都應該採取這種方法,� 而且最好是開設硏究院的文憑或碩士學位課程。目前在本科� 各學系(如生物系、地理系)開設 環境保護課程,亦應加� 强或重新組織。� 唐能、陳淡秋:� 目前,香港十分缺乏職業衞生專家及職業病醫生,多訓� 練這方面的人才及其他環境科學家,對香港社會十分有用。� 我們還不淸楚立刻在香港訓練這些人才是否適當,但若政府� 和本港兩所大學及理工學院携手合作,就似乎會有足夠的合� 格和有經驗的人才。看來更重要的問題是根據香港目前的情� 況,訓練出來的專業 能否找到合適 工作。� 我們認爲這項訓練的,內容,應著重流行病學的方法,即利� 用複雜的測量方法對大量的人進行長時期調查的科學技巧。� 湯德容:� 香港在培育環境科學人才方面的歷史十分短淺。在七十� 年代末期,理工學院才設立環境科學中心。規模十分小,敎� 職員人數也是寥寥可數。而敎育之對象只是局限於一些在政� 府各部門任職的技術人員。課程方面當然也是以培訓技術爲� 主。� 16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