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四年第五期

大學改制後 傅元國 崇基學院創立於一九五一年,其名稱由崇 奉基督之意而來,旨在依據基督敎傳統,提供 高等敎育,促進學術硏究及培養人才,以服務 社會。 自創校以來,崇基之敎育方針,乃主、副 修科目與通識敎育並重,使學生不獨對自己所 修之主、副修科目學有專精,且對其他學科亦 有若干認識,對立身處世之道,也有深刻之體 會。初期之通識敎育課程,原稱「人生哲學」 歷來師生於此課程著力及得益不少。 自一九七六年底大學改制後,崇基學院之 敎學工作,集中於「學生爲本」方面 「 生爲本」 敎學,主要以小組形式進行,使老師與少數學 生相聚討論學術問題。此敎學法之優點,在於 減少師生隔閡,使 生有較多發問機會,而老 師則對學生在問題理解程度上,有更淸楚之認 識。同時,師生亦可將討論重心,跨越某一學 科之專門界限,故此「學生爲本」敎學,與以課 堂爲中心之「學科爲本」敎學,旣相輔亦相成。 崇基之通識敎育於大學改制後,則一仍舊 貫,繼續其策劃、審訂及推行工作 發展亦相 當順利。爲了擴展學生之治學興趣,使其在 主、副修科目外 更具有遠大眼光及廣博學術 基礎,通識課程特別顧及學生下列需要: ㈠ 認識現代大學敎育之性質與結構、目的 與任務,及其對理性思考之重視 ㈡ 體會及評估中國及西方之主要文化傳 統。 ㈢ 瞭解現代科學觀點、自然科學與社會科 學之內在價値,及其與社會文化之關係。 ㈣ 對當今與恒常之人生問題,作理性之思 索、探討,並有所抉擇。 近數年間,通識敎育課程科目,年有增加, 內容亦時有修訂,以求更趨完善。參與此項課 程之敎師,人數大增。此外,爲方便學生使用院 方所儲存資料及利用特別視聽器材修習,院方 於八四年在牟路思怡圖書館內,設立「通識敎 育資料」中心。此擧對推展通識敎育,幫助極大。 崇基除致力於「通識敎育」課程外,亦極 重視改善學生之學習環境,培養良好氣氛,使 書院成爲學習與思考之理想場所。此項工作, 取徑殊多,兹謹列其大者,以供參考。 一、師生硏討會及學術講座 傳統上崇基每年聖誕寒假期間,必召開師 生硏討會,以檢討敎育政策及展望未來。出席 師生,熱烈發言,提供意見,使研討會成一極 具意義之活動。年前崇基更成立黃林秀蓮訪問 學人講座,禮邀碩學鴻儒,蒞校主持學術演講, 並與師生擧行多次小組討論 此項小組討論收 效甚大,學生每能藉此親聆專家敎益,互相切 磋。此類互相溝通之機會,極爲難得,亦爲該 講座之特色。曾應邀出席周年硏討會及主持講 座之訪問學人,包括諾貝爾物理學得獎人楊振 寧敎授及當今精神科權威林宗義敎授。 二、擴展視野、啓發思考之聚會 崇基校園生活委員會組織之週期性午餐聚 會,學生生活委員會之「吐露夜話」及「龍門 陣」等,皆廣邀校內外人士演講,從不同角度 探討社會、民生、藝術等問題。此外,崇基每 週五均於禮拜堂擧行週會,出席師生逾千人。 三、提供羣育之機會 爲使每位學生皆有機會參與及體驗羣體生 活,崇基於八三至八四年起,推行「四年一宿 政策,即每位學生於就讀四年期間,至少有一 年可入住宿舍。崇基宿舍宿位不足,僅及學生 人數之一半,故居於較近地區及家居面積較大 之學生,以往入宿機會極微。然而「四年一宿」 政策推行後,每位學生均有機會入宿,學習如 何合羣而居,互相幫助,促進人與人間之瞭解 及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四、校方支持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爲大學敎育極有意義一環。學生 不獨藉着參與活動而身心獲益,更可透過策劃、 組織、推行活動,累積處事經驗,培養服務精 神。崇基鼓勵學生 不遺餘力,不單提供 財政援助,且亦盡量提供場地及其他方便,使 學生團體之工作 能更順利推展。目前崇基除 學生會外,尙有系會、興趣小組等學生組織,多 達二十多個,活動繁多。崇基校慶之千人宴, 集過千師生校友於嶺南體育場晚宴,更爲校內 活動一大特色。此外,崇基亦爲學生提供機會 參與書院各委員會。有學生代表之院方委員 會,佔總數逾三分之二 此擧旨在鼓勵學生參 與釐訂校方政策,及培養學生之民主精神。 五、鼓勵學生潛修 院方竭其所能,使學生不致因經濟或個人 特殊問題之困擾而影響學業。院方除協助經濟 上有需要之學生申請政府助學金或貸款外,更 設立多項獎助學金。另一方面,院方爲鼓勵學 生利用暑假,從事學術活動或課外研究工作, 1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