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圖六 袁江 竹苞松茂圖 一七二三年作 絹本設色十二連展 二三二•八X七三公分 展出的八幅華喦作品中,以《寒駝殘雪圖》(圖五) 畫作於乾隆丙寅(一七四六),屬於晚年之作。全畫重心在覓食 駝,及帳幕內探首外望的紅衣人。二者形神兼備,足見畫家 型能力。畫幅上方的夜色,襯托出皚皚雪山。天際一鈎新月,一雁南 飛。畫家自題云:「老駝寒齧三更月,殘雪新開一雁天。」情景交融, 詩畫相合,發揮了藝術感人的力量。同時,全畫虛實相間,線條精練 而用墨濃淡相宜,誠爲不可多得的佳作。 華喦雖爲民間職業畫家,亦頗有文學修養,所謂「讀書以博其識, 修己以端其品。」因此,旣有專業畫師的精湛技巧,亦具文人畫所特 有的筆墨韻味,締造了他獨特的藝術成就。 除「八怪」等人之外,著名於當世而收入此次展覽的畫家尙有擅 長人物寫眞的禹之鼎、以山水樓閣界畫得名的李寅、蕭晨、顏嶧、袁 江及袁耀。他們作畫法度嚴謹,功力深厚,成就與「揚州八怪」不遑 多讓。這些畫家的地位,在過去或因文人畫的盛行而被人忽略,藉着 這次展覽,當可對他們 藝術成就重新評價。其中表現最特出的,當 推李寅及袁江。 李寅(生卒年不詳,約十七世紀末期至十八世紀前期)的畫,得 力於兩宋,尤其是李成、郭熙、郭忠恕的畫風;善摹北宋人山水,往 往亂眞。展出之作品如《盤車圖》(封底),畫中的山石皴擦及樹木 畫法,來自李郭畫派,盤車行旅的題材,亦屢見於五代北宋,由此顯 示了李寅學有淵源。但是,另一方面,全畫構圖奇特,造景曲折,從 上方的平遠坡岸的簡化弧線,伸延到前中景蜿蜒重叠的山嶺,極富現 代抽象結構的美感。山石以抑揚頓挫的線條勾劃輪廓,復略加皴擦及 渲染,襯托出山巒積雪的幽寒景緻 點題之行旅數衆,自遠及近,盤 結凡四折,直至右下方的山谷,則見村居數棟,正是 駝牛休憇之 處;描劃生動細緻,極富現實生活氣息。 此畫有長達二百餘字的題跋,爲職業畫家作品中所罕見。內容述 16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