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馬克禮敎授 麥志偉敎授 外,更繼續其對致敏物的研究 放射療法上的微劑量週期輻照法,以提 頭部及頸部癌症的效率。 放射診斷學系麥志偉敎授 麥士心偉敎授(Professor C o n s t a n t i n e Metreweli)先後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自然科學 與生理人類學及牛津大學修讀臨牀醫學。一九 六八年至七三年,麥敎授在英國南部幾家醫院 的普通外科和內科、深切治療、兒科、新生嬰 兒科等部門實習。最後他選擇專研放射學,到 漢馬史密斯醫院的皇家醫學研究院,受業於史 坦 納 敎 授 ( P r o f e s s o r R o b e r t S t e i n e r ) 。他在 漢馬史密斯醫院期間,對超聲波診斷產生濃厚 興趣,其後更出版了一本書 是這門學科的早 期敎科書。 麥敎授考獲皇家放射學院的院士資格後, 轉到以治療肝病出名的皇家費爾醫院服務。一 九七八年,首次獲聘爲顧問醫生,在倫敦格利 特奧文街病童醫院擔任兒科放射學專家。他 那裏協助始創應用超聲波診斷方法治療兒科病 症。這項工作促使他發表更多論文 討論超聲 波在兒科診斷上的應用,並到世界各地作學術 演講。 一九八二年,麥敎授因嚮往沙漠風光,前 往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在當地他獲得不 少一手資料,包括各種疾病的顯著差異,以及 不同民族對疾病所持的態度。 沙漠地帶,終於來到人煙稠密的香港, 校醫學院放射診斷學系講座敎授。 麥敎授相信超聲波診斷對醫療護理會有很 大的貢獻,因爲它安全、溫和、迅速,而成本 又低,最適宜於處理許多香港及中國常見的疾 病。它主要的缺點是:訓練放射學專家和臨牀 醫生如何運用及了解這門技術, 很花時間 的,因此也很昂貴。麥敎授的理想是成立一個 放射診斷學系,敎授這種新的造影診斷方法, 並在本校醫學院及本港的醫生之間廣爲推行, 不過,他更希望能把此法推廣至中國國內醫學 院的放射學專家及臨牀醫生,以造福中國的人 民。 工作展望 腫瘤學系 馬克禮 臨牀腫瘤學是指手術以外的治理癌症方 法,包括放射療法與化學療法兩種。臨牀腫瘤 學系的工作可分爲兩方面: ㈠ 爲患惡疾的病人 提供最佳醫療服務, ㈡ 進行臨牀及實驗室的研 究工作,以提高治療腫瘤的成功率。腫瘤學在 過去十多二十年間,獲得了許多令人鼓舞的進 展。雖然在西方國家,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死於 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