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三期

研究本港一百二十六名中 激勵因素的等級次序。目前正在 料,報吿將於今夏完成,其後將以其結 述一些硏究的結果作比較。 史泰倫博士(Dr. C h a r l e s F . S t e i l e n ) ㈠ 旅遊業硏究 我曾經研究過旅遊業中不同機構的市場 營銷活動,得出的結論是:這行業中所用的 市場營銷制度,可以說是「相當不合專業水準」 的。 我們隨後跟其中幾家機構接觸,建議它們 修訂及改善其制度 這些分別設於菲律賓、馬 來西亞及香港的機構,都同意接受一些新的槪 念和推行新的制度。 我們現在計劃追踪這些新制度一段時間, 以決定新制度對機構所產生的效果。此外,更 希望找出妨礙 制度達到最高效率 因素,例 如環境因素、管理態度的差異、職工的能力 等。 ㈡ 電話推銷實驗 在世界其他許多國家裏,利用電話推銷是 非常有效和便宜的推銷方法,但這種方法在香 港尙未能廣泛應用。 針對這種現象,本港一家消費者財務公司 同意實行一項實驗,以試驗這種技術的效果。 研究計劃目前正在展開,初步的結果顯示,對 這家公司來說,電話推銷 黃錫楠博士 ㈠ 日美生產控制系統之比較 許多人爲了找尋減低庫存和增加生產力的 方法,近來對日本的生產方法發生了極大的興 趣。本硏究最初的目的是要估計「及時系統」 ( J u s t - i n - T i m e System)在日本以外的工廠環 境能否有良好的效果。後來根據曾經訪問日本 的經理人員的觀察,我們把研究計劃擴大,進 一步探討影響工廠業績最大的生產環境因素, 不管工廠採用甚麼生產控制系統。 我們根據一個由來自不同工廠環境的生產 及存貨管理人員組成的小組的意見,把足以影 響生產效力的重要因素列了出來。小組更劃出 各種因素的極限範圍,而其所 因素則常存在 於美國的工廠。我們設計了一個大型的模擬 模式,用以試驗多間有代表性的工廠,結果顯 示「及時系統」如果在優良的環境下採用,就會 有好的效果。但採用美國傳統 系統時,同樣 的環境也會產生同樣的良好效果。反過來說, 如果工廠 有問題,則無論採用甚麼系統, 表現都不會好的。由此可見,工廠管理得好不 好,環境因素比生產系統重要。擧個例說,同 時減少裝配時間和每次生產的數量是減少庫存 的最有效方法,而影響車間表現的重要因素則 有產率和工人工作的彈性。此外,產品標準化 和結構都是很重要的。所模擬的因素範圍之中 較不重要的因素是庫存紀錄 準確性、機器設 備故障、物料供應商的可 此項計劃是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斯 基 ( L . S . K r a j e w s k i ) 、 里 斯 曼 ( L . R i t z m a n ) 和 金 百 里 ( B . E . King)合作的。初步研究結果, 一九八三年在一篇題爲「看板、物料需求計劃 與生產環境的塑造」的論文中發表了,該論文 後來獲得美國決策科學學會頒發最佳理論/實 徵研究論文獎。進一步的分析正在進行,不久 將會發表。 ㈡ 運輸計劃中路程分佈及分配模式之解 決步驟 運輸計劃中最主要的兩個步驟是決定來回 路程的分佈和路程的分配。每一個地區每天都 有許多人來往,硏究路 分佈是要調查每兩個 地區之間之旅客來往 次數。決定了路程的分 佈後,就要分配給每一程一條運輸網內的道 路;分配的時候,當然要考慮交通擠塞的問 題。掌握了路程分佈的資料,就可以計劃路程 的分配。但是分配了路程之後,路程分佈的模 式就隨着交通費用之不同而改變,而交通費則 會按所分配的路線和交通形式而定。結果,分 配問題就會對 佈問題產生反饋效應,效應的 重要性視乎運輸網的結構和來往人數的多寡而 定。然而,完全忽視這個反饋效應是不實際 的。 一般有關路程分佈和分配的硏究,都把二 者當作獨立的問題來看待,把它們合起來當作 全面性解決方式來研究 實在寥寥可數。最常 用的方法是先替第一個問題找出答案’然後利 1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