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三期

香港創業家之硏究 段樵博士、黃錫楠博士 有關創業家或創業精神的探討一向是西方 企業管理、經濟學、社會學等範疇裏的重要研 究課題。雖然彼此著重的分析層面不同,但大 量著述主要是有關創業者的實證研究及其在現 代社會與經濟活動裏重要性的探索。 由於有關香港的這方面的實證研究較爲鮮 見,就企業管理層面所作的討論尤其缺乏,我 們乃於一九八二年起合作展開了一項探討性的 硏究計劃:「香港(小型工業)創業家之研究」。 本硏究的主要重點乃在於探索: ㈠ 創業者到底有無異於一般人的性格?有無 較異於一般人的成長或生活背景?那 類的人 較傾向於自創事業?有甚麼因素促使他們創 業?香港與西方的 者在這些方面有無明顯 的差異? ㈡ 外在的經濟環境與客觀條件對創業者有無 顯著的制約或激勵作用 創業者興業的過程如何?有何共通的問 題?與西方有類似 地方嗎? ㈣ 創業者的個人背景與有關經歷對其創業、 管理觀及成就感有何影響? 透過以上問題的探討,除了能對香港的創 業家(尤其是在製造業的小型廠商)作出較具 體與深入的描繪之外,也可望在一定程度上爲 若干目前理論上的爭辯提供論證:創業者是否 確有較獨特的背景與性格,使其勇於承擔風險、 積極創新,因而帶動了經濟的成長?或者,他 們只是經濟發展過程中順應時勢 或兩者皆是? 經由亞洲區基督敎高等敎育聯合董事會的 資助,我們首先在一九八三年暑假以三個月的 時間訪問了四十六位小型製造業廠商,搜集了 詳盡的資料,並陸續進行了統計分析,以及與西 方有關實證硏究結果的比較。同年秋季再繼續 調查了五十六位行政經理人員 搜集並分析了 可供比照的許多資料。爲了深一層的探究不同 經濟制度下的可能影響,並續於一九八四年夏 訪問了五十一位大陸國營事業的經理級人員, 獲得了若干可以對照分析的具體 實。 由於實際上的困難,中國大陸創業者(個 體經營戶)的比較研究不易進行。但是由於華 南工學院在本校的訪問敎授葉春生敎授對本研 究深表興趣,願意沿用類似的方法與架構,在 廣州市獨立進行研究,復慨允本研究的總結報 吿直接引用其資料或其分析結果,是以這方面 的缺憾乃得以局部彌補。到目前爲止,整個硏 究計劃的資料搜集工作已經結束,全部分析工 作亦已接近完成。 就目前已總結的本地創業者與行政經理人 員調查資料的分析,我們發現,在現有樣本的 基礎上: ㈠ 就家庭背景而言,香港(小型工業)的創 業者與英美類似實證研究的結果頗爲接近,但 創業時年齡遠較年輕。平均受敎育年數較高於 本港一般平均水準,但低於英美的創業者。 ㈡ 本地企業家創業前的管理經驗優於英美的 例案,而專業技術則大致相當。本地創業者創 業念頭醞釀期固有頗長者,但決 及履及,往往在數月內即已完成具體的 同時一般均鮮考慮失敗的風險。 ㈢ 在創業動機上,本地個案較英美創業者側 重經濟上的誘因。但整體而言,「成爲獨立自 主的企業經營者」仍是受訪廠商創業前的普遍 願望。 ㈣ 一般而言,創業者的冒險精神及成就感較 行政經理樣本爲高。此外,前者鮮有考慮復受 僱於人,即使是就任大企業中高薪與安定的職 位;但後者卻有相當的比例擬待機創業。不過 就兩個羣體整體而言,絕對差異並不太顯著。 ㈤ 創業時與目前經營上的一般問題大多在於 財務方面,生產面的問題較少;與英美的研究 結果頗爲一致。 ㈥ 對國人企業的管理風格,創業家樣本羣與 行政經理樣本羣的看法頗爲接近 與西方管理 學者提出的假說有頗多並不吻合的地方。本地 的企業從業者對於下列看法:「國人不易合 作」、「考績良否決定於對僱主的忠貞程度」、 「主管一般均獨斷獨行」等是本地國人企業管 理上的普遍現象,尤其不以爲然。 除了以上幾項爲方便與英美主要實證研究 相比較而總結的論點已在一九八四年的「中國 式企業管理研討會」上發表之外,我們也已完 成了許多爲一般英美實證研究所忽略 相關因 素的統計分析,原擬探索的重點問題獲得了一 定的答案。預期當中國大陸與本地部分的比較 分析完成之後,較爲完整與周延的總結報吿可 以在年內提出。 1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