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四期
類似的控制基因的克隆。我們 斯德控制蛋白基因放進一個表現載體 生產過量的蛋白,然後再用這種蛋白來鑑別 氧與無氧的轉換效應物。 在質粒載體pUC18中,巴斯德控制蛋白 突變基因的克隆,顯示出許多不尋常的生理性 質。硏究這種克隆的特點,我們就可以了解巴 斯德控制蛋白的功能。由於有氧與無氧的代謝 轉換對工業是這麼重要,掌握任何這方面的眞 相,都可能是有用的。 生物工程學的最終目的是:操縱遺傳以增 加工、農業的生產,因此,基因在克隆中所表 達的程度,其重要性至爲明顯。本人利用λ載 體 ( L a m b d a vector)內含T 4 早期及後期基因之 克隆作爲模式體系,測量不同T 4 早期與後期基 因的表達,得到出人意表的發現:有些早期 基因的表達率相當高,而其他 卻毫無表達。 此外,在克隆中的噬菌體T 4 後期基因,出乎意 料之外地表達出來。 巴斯德控制蛋白質突變基因adhC的次 代克隆及核苷酸順序排列 *生物系麥繼强博士、關海山博士、生物化學 系何國强博士 麥繼强博士休假期間,在夏理彬敎授(Professor B . S . Hartley)的實驗室把巴斯德控制 蛋白質突變型的基因克隆。此突變型可以產生 過量的醇脫氫酶(ADH)及乙醛脫氫酶(AcDH)。 我們現在應該繼續做的硏究,很明顯的是再次 把這突變型基因克隆在一小片段內,並確定其 核苷酸順序。由於一種類似的巴斯德控制蛋白 質基因fnr已被克隆,並且確 順序,若把兩者作一比較 當可獲 料。我們也會嘗試,把醇脫氫酶結構基因 並定它的核巷酸順序。在這種結構基因的啓動 子中應有核苷酸的順序,可以由巴斯德控制蛋 白adhC確認出來。 篩選構建互補脫氧核醣核酸基因文庫, 用於製造有用蛋白質 *生物化學系何國强博士、姜永明博士 隨着脫氧核醣核酸重組技術的發展,科學 家已有可能先從各種組織中提取信使核醣核 酸,然後利用它們去構建互補脫氧核醣核酸基 因文庫。這些互補脫氧核醣核酸經過克隆和分 離之後,借助適當的方法把它們輸入宿主或載 體系統裡去。其中所蘊藏 信息可以被宿主細 胞轉錄,並繼而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質和酶。 採用這種方法 能夠合成許多有用的蛋白質。 顯著的實例是胰島素和干擾素。我們在這方面 的研究課題,包括從肝臟的互補脫氧核醣核酸 基因文庫中篩選出爲乙醇脫氫酶編碼的互補脫 氧核醣核酸基因文庫。我們希望能夠分離到爲 此酶編碼的脫氧核醣核酸片斷。一旦做好這項 工作,就可以著手準備脫氧核醣核酸的探查 物,以便檢查與這種酶有關的代謝遺傳學。 除了肝之外,我們有意構建腦的互補脫氧 核醣核酸基因文庫。腦器官存有各種的神經 肽,而其中一部分具有極高的製藥價値。我們 的目的是利用處理互補脫氧核醣核酸的技術, 有效地在細菌中合成這類肽。從長遠的角度來 看,我們希望掌握這種科技,並擴充工作範圍, 進而合成有工業價値的蛋白質 這項硏究是與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大學 化學與兒科學系陳偉儀博士合作進行的。 天花粉蛋白、α—與β—苦瓜子蛋白的 蛋白質工程學 *生物化學系楊顯榮博士 自一九七八年以來,我們從事硏究葫蘆科 引產蛋白的生物化學及藥理學,尤其是天花粉 蛋白(在中國首先發現),以及α—與β—苦 瓜子蛋白(在本校首先發現)。在本校及中國 進行的硏究,證明了這類 質在實驗動物與 人類身上,可以非常有效地中止早期 懷孕。 在中國的臨牀硏究顯示:天花粉蛋白比著名的 引產藥前列腺素F 2α 更有效。我們亦用實驗證 明了這些蛋白質具有抗癌效用。 這類蛋白質的抗原簇特別令人注意,因爲 它們的免疫副作用如過敏反應限制它的臨牀應 用。幸而天花粉蛋白及α—與β—苦瓜子蛋白 的抗原性不同,因此有希望在臨牀上交替使 用。如果能夠找到較多無交叉反應的類似蛋白 質,則可以提高此類蛋白質的利用價値。 要達到這個目標,可行的方法是利用先進 的遺傳工程學及蛋白質工程學的技術。現有的 抗體可以用來鑑別植物中最能合成這些蛋白質 的部分,再從這些部分提取信使核醣核酸,以 設立一個互補脫氧核薩核酸的文庫。我們可以 利用對應蛋白質中適當部分氨基酸序列編碼的 合成放射性寡核苷酸作爲探查物,以篩選互補 *負責該項硏究之敎師 2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