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五年第五期
㈤ 《中國考古學》(英文)四册Heffer 社 一 九 五 九 — 六 三 (日文譯本:《中國 考古學大系》) ㈥ 《沙撈越的考古學》(英文)Heffer出版社 一九六九 ㈦ 《中國藝術考古綱要》(英文)劍橋大學出 版社 一九七三 ㈧ 《水經注引書考》藝文印書館 一九七四 臺北 ㈨ 《中華民族文化史論》天地圖書公司 一 九 七八 香港 ㈩ 《中華民族文化史論》(英文) 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一九八零 ⑾ 《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社 一九八一 香港 ⑿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英文) 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 一九八二 ⒀ 《中國藝術論文集》(英文)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社 一九八三 ⒁ 《中國陶瓷論文集》(英文)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社 一九八四 ⒂ 《水經注研究史料滙編》(與吳天任合著) 一九八四 臺北 訪問 問:今年七月英國學會選您爲通訊會士,這是 由於您在考古學上成就卓越,還是由於您在 其他方面的貢獻呢? 答:我也不確實知道英國學會爲甚麼選我爲通 訊會士。照我自己的推測,是倫敦大學和劍 橋大學的幾位敎授提議的,大槪他們覺得我 對考古學作出了兩方面的貢獻 有關我早期的工 。我在四川成都擔 大學博物館館長時,把館內幾萬件古物整理 出一個系統來,同時建立起四川古代文化發 展的程次,這項貢獻相當重要,日本學人曾 經稱我爲「四川考古學之父」。第二方面是 比較新近的,我在英國劍橋大學建立了一個 中國考古藝術硏究的機構——木扉圖書館。 創立圖書館雖然是私人的工作,但對英國的 中國考古學界卻有很大的貢獻。來到本校 我爲了繼續在劍橋的工作,在中國文化硏究 所也成立了中國考古藝術硏究中心,以木扉 圖書館 搜集的資料爲基礎,十多年來不斷 搜集新的資料,並把這些材料系統化,供校 內外人士查閱使用。此外,中心又出版了四 類叢書,分別爲叢刊、集刊、專刊和工具書, 前後合計十二種。前三年有一位倫敦大學的 敎授來參觀,覺得我一向在這方面做的工作 很不錯,現在中大這個中心也已成爲硏究中 國考古藝術的重鎭。相信也是因爲這樣英國 學會才有這一次的推選。 問:考古成爲一門學科,大槪是從那個時候開 始的?它跟人類學 甚麼關係? 答:考古甚麼時候成爲一門學科,這也可以分 兩方面來說:就是中國考古 和西洋 學。西洋考古學大槪有一、二百年的歷史。 中國考古學的歷史就長得多了。假如說考古 學就是對古代文物 搜集硏究的話,那麼中 國考古 可以說是在漢以前已經開始了。 直到了宋代,傳統的中國考古學成爲一極專 門的學科,稱爲金石學;到了淸朝,金石學 的發展達到了高峯。到了二十世紀初,現代 中國考古學才興起,外國考古 國來,與中國的考古學家一起從事田 工作。這時候考古學的名稱在中國才正式確 立起來。 至於考古學跟人類學的關係,我們可以說人 類學是硏究活人的文化,是以活人的活動爲 對象的,而考古學則是硏究過去的人 文 化,是以歷史、文物爲對象的。 問:考古學可有甚麼實際的功用?還有,它對 中國文化史有甚麼貢獻? 答:考古學旣是歷史,也是藝術等學科的基 礎。考古學是研究出土的文物,藉以印證史 書上所記載的資料,了解歷 本來面目, 特別是史前的一段。此外,以前的 書主要 是記載上層階級的歷史,平民百姓的事跡就 很少涉及,因此,這方面文獻 不足也可以 靠考古學來補充。 考古學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最重要 是把中 國的歷史往前推。我們以前說中國歷史是從 黃帝講起,以年代來計算也不過四五千年。 現在考古發掘,證實中國這塊大地,四、五 十萬年前已經有人居住 他們的文化一段段 連續的演進,一直到了有歷史的時期。因此, 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並且一 直連貫下來的 化。 問:您在華西大學任敎時,首創用「鄕土敎材」 來講授考古學和人類學,意思就是不單依靠 外國材料而是把本土的資料文物整理成系 統,作爲敎材。這種敎學方法後來在國內或 國外是否也有人採用? 答:我不大淸楚別人有沒有採用這種敎學法, 我在劍橋大學敎中國考古學的時候則仍用此 2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