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區。因此在這地區開展田野考察工 適,對研究族羣模式的改變及不同文化 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尤爲理想。學系的硏究組在 這地區開展的硏究項目包括:親屬關係與家庭 組織、市場與經濟組織、語言與敎育、社會化 過程、婦女的作用、傳統信仰體系的轉變等。 通過拍攝、錄音、筆錄等形式搜集的資料,數 量相當可觀,研究成果亦將於短期內出版。學 生對這項計劃,興趣特別濃厚,有些人甚至利 用研究組考察活動以外的時間,自己再到田野 工作的地點,進一步搜集資料。 學系目前尙擬開展的研究計劃,包括拓展 東南亞一些少數民族的 、香港社會組成及 文化傳承的特性和變遷、明淸時代徽州地區的 家族制度及其社會經濟活市等。 主要硏究計劃簡介 人類學系開展的研究工作,範圍甚廣。這 裡僅對兩個主要的研究計劃,作簡要的介紹。 ㈠ 排瑶硏究計劃: 排瑤或八排瑤爲瑤族一支,主要定居在廣 東省北部的連南瑤族自治縣。根據一九八二年 的統計,在中國境內的 人口共有一百四十 多萬人,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等省。此外 還有少數散居於泰、寮等國,甚至遠及美、法 及巴西。因其歷史悠久,文化獨特,故向爲中、 外學者所重視 人類學以了解不同文化爲要務。學系成立 之初,即以中國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爲研究重點 之一。礙於人力及財力資源, 外地維持 個田野硏究站,但如能在鄰 的地區設立一個不定期的田野工作場所,則對 敎學與研究必有裨益。幾經努力,得當地有關 方面的協助,最後選定粵北連南瑤族自治縣, 作爲師生從事田野研究的場所。作出這個選擇 主要是連南與香港相距不遠,朝發可以夕至, 交通極爲便利。而且連南排瑤地區使用的語言 除瑤語之外,大抵可以用廣府語、客家話或普 通話,對硏究工作不致產生重大的語言障礙。 此外,近年來廣東省的學術機構,如中山大學、 民族硏究所、民族學院等,與學系經常保持學 術聯繫,對田野工作能提供實質支助。 此項計劃主要是從事下列幾方面的硏究: 甲、人口結構與家庭模式 排瑤地區直到最近才開始推行計劃生育。 本硏究計劃擬就目前的人口結構及以往三十多 年來的人口演變,蒐集資料,予以分析比較。 此外,排瑤 家庭制度是否因生態環境的不同 及經濟發展的差異,在結構和內容上呈現不同 模式?有何重要意義?這些均在探討之列。 乙、社會及親屬制度 包括瑤老制度、繼嗣法則、繼嗣羣、親屬 稱謂、親屬行爲、初婚年齡、擇偶習慣、婚域範 圍、婚姻儀禮等項目;並强調其改變與意義。 丙、宗敎信仰 包括生命禮俗、鬼神觀念、祖先崇拜、宗 敎組織、祭祀活動等項目。 丁、語言硏究 包括排瑤及過山瑤之社會語言學、句法、 人類學系師生在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進行田野硏究 1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