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吳淸源先生讚辭 人的心智可用於藝術、科學,乃至工商、 可用於互相對抗,帶來壓迫、戰爭和毁滅。下棋 就是因爲它提供了一種較量智力的方法,使人性深處的抗爭 吧!圍棋的規則極其簡單自然,變化卻複雜繁多,遠勝其他 透國人的生话和思想,成爲中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傳到日本 覆硏究,境界再有提高,乃至被尊爲「國技」,這都不是偶然的。 棋是思想方式的反映,從弈品可以了解個人品德,從棋風便可以透視民族性格。 譬如在我國,下棋是才思氣度 流露,也是逍遙閒適的象徵。王粲覆局,謝安壞履 傳爲千古美談;樵子爛柯,王積薪遇仙令人悠然神往。在日本,對局卻有如比武, 是技術、力量和意志的搏鬥。棋士癉精竭思,終身在嚴密的比試和名位制度下對抗 甚至以身殉藝,屢屢造成如赤星因徹吐血終局 水谷縫治氣憤身亡等悲壯事蹟。至 於今日站在各位面前的吳清源先生,他以絶頂的天才和勤奮,十餘歲成爲國手,東 渡扶桑後,以「新佈局」爲圍棋開創新紀元,憑擂爭雄踞「天下第一」的無冕王位 凡廿載,同時終身篤慕宗敎與和平,那就不是從單一個民族的觀點可以了解 了。 他的棋,乃至他傳奇性的一生,該說是中、日這兩個民族和文化相衝突又相融合的 見證吧! 吳清源對圍棋的穎悟和深情是與生俱來的慧根宿緣。他從七歲接觸棋子開始, 就己深深沉醉在黑白方圓的真妙世界中,自此如飢似渴,寒暑無間地鑽硏父親所藏 的古譜和購自日本的新譜,三、四年後已在北京棋壇嶄露頭角,十二、三歲就步武 過百齡、黃龍士等前代大師,成爲一時無兩的國手,甚至連當時水平遠超國人的日 本高段職業棋士來華,也都堪堪能夠相敵了。然而,他沒有能像施襄夏、范西屏那 樣在山水之間享受間適的對弈生涯:父親遽逝之後,母親爲了生活只好接納日本方 面的邀請,在一九二八年陪同年僅十四的清源東渡扶桑, 他尋求一個新的世界。 抵日後吳清源的棋力立刻被證實,從而破例獲得三段資格,奠定專業棋士的地 位。其後四、五年間,在前輩瀨越憲作先生一力呵護下,他生活愉快,精神煥發 比賽中斬將搴旗,所向披靡,剛弱冠便脱穎而出,躍升六段,接近棋界頂峰了。那 時吳清源和比他年長五歲的木谷實是勁敵,也是摯友。一九三三年兩人以結伴游地 獄谷温泉爲契機,共同創造「新佈局」,掀起了一場圍棋的革命。當時以循定式先 求堅實佔领角地爲主導思想的「秀策流」支配日本棋風已將近百年,「新佈局」一 反其道,大膽提倡以快速和機動爭取中央勢力爲主的各種新着法。這新穎開放的思 想一提出來就以野火燎原之勢深深吸引了棋士和廣大棋迷,它的優點和實效也迅即 獲得證實,由是不旋踵成爲二十世紀棋風的主流,並且爲六十年代崛起的陳 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