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問:您對誤用和濫用科 答:誤用和濫用科學知識就像誤 樣,是不能避免的。這是很不幸的事, 知道有甚麼預防的方法。若核聚變和分裂不 用在武器上,當然最好。人類做研究的基本 動機就是要滿足好奇心。你 做,其他人也 會做,你是沒有專利權的。 問:那麼防止誤用科學知識並非科學家所能控 制的了? 答:當然無法控制,科學家可以拒絕參與軍事 硏究,我就從不做軍事硏究,但一旦我們的 研究成果公之於世,許多國家都可以加以利 用,有些會用來做好事,有些則會用來做壞 事。事實上,就是我不 這項硏究,其他人 也會發現同樣的東西的。 問:您是很成功的科學家,您認爲會不會有天 生的科學家? 答:我認爲要做好的科學家,必須具備下列的 條件。最重要的條件是:你要相信你所做 事,是一生之中唯一最重要的事情。你要決 定這就是你要做的事,甚麼也不能令你罷 手,而且你並不會斤斤計較成果,因爲大多 數時候你都不會有重大成果的。第二項最重 要的條件是:必須有自信心。科學上的進 步,永遠都是靠少數人的成果得來的。世界 上眞正能夠革新人類觀念的只有一、兩個 人,而革新是指摧毁大多數人相信的舊觀 念。要做到這點,你必須有自信心。第三項 條件我姑且稱它爲直覺 即懂得如何選擇研 究課題,這點比較難以解釋淸楚。有些人懂 得選題,有些人卻不懂。 成功科學家的要素。第四項是運 的確是比較幸運的。 問:那麼,這三種條件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 出來的? 答:我認爲是由兩方面配合而成的。假如你每 次物理學考試都不合格,當然無法 爲偉大 的物理學家,但是若果你每次考試都一百 分,相信你也無法成爲大物理學家。 問:自信心和直覺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大多數 年輕人入行的時候,都沒有這些條件。 答:這點很難解釋,這些是逐步慢慢培養出來 的。 問:您認爲訓練對您的成就有沒有幫助? 答:我一向相信訓練是不太重要的,起碼對我 來說並不重要。我是十二歲到台灣之後才進 學校讀書的,之前中國在抗戰,而我是在戰 火中長大的。後來,我進了密西根大學,密大 在世界上並不是頂尖兒的大學,只能算 好 的學校。我自己開始做硏究時,才逐漸培養 自己的興趣。我從不相信好的文法中學敎育 是很重要的。在台灣時,我也不是最好的學 生,而所謂最好的學生,就是每科都考得很 好的成績。我有幾個科目是唸得不錯的,例 如數學、化學、物理和歷史。 問:如果我們把「訓練」這個字看得廣一點, 讓它也包括增廣見聞的意義在內呢?毫無疑 問的,您在某個階段理解到高能物理學是極 端重要的,但是有一些在較爲落後地區的學 校唸書的學生,他們可能以爲量度液體黏滯 性等傳統課題就是好的物 沒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提示。這樣 您認爲如何? 答:我在密西根大學唸本科時,從事過衝擊 的量度(跟黏滯性差不多)和理論物理學研 究,可是不久就失去了興趣。我一旦發現沒有 興趣就停止這方面的研究,我並不害怕改變。 此外,我又曾經想做工程師,後來發現自己 不長於繪圖 於是放棄了。我仍堅持懂得選 擇研究課題是更重要的。如果你選了一些不 喜歡的課題,而且肯定自己眞的不喜歡 那 就不宜拖下去,拖得越久,浪費的時間越多。 問:您剛才說十二歲以前從未受過正式敎育, 那麼,非正式的敎育呢?例如學習中國的文 化之類的。 答:也沒有,因爲當時是戰亂時期,生活非常 艱苦。我的父母都是大學敎授,因此常常都 有些有趣的訪客,從他們的談話中 我很早 就聽到法拉第(Faraday)、狄拉克(Dirac)、 牛頓(Newton)等的名字。當然,我只知道 他們的大名,至於他們的成就,則只知道一 點點。 問:您的父母對您的事業是否有很大的影響? 答:我想,他們對我的最大影響 任憑我自由 發展。多數的中國父母都喜歡擺佈他們的子 女,有些更爲子女選定研習的項目,這不是 一個太好的現象。 問:您在目前的硏究組中,除了從事硏究工 作,還負管理之責。要使數百位一流科學家 17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