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緊密合作,一定一點也不容易 導這個龐大的組織的? 答:我選定了硏究的項目,就設計有關的實 驗,所以我只是在物理的硏究上領導他們, 我的一切決定都是在物理研究的前提下作 的。我並不擔任硏究組的事務性管理工作。 事實上,物理學家的意見是很少相同的,何 況我們有四百多位,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 我首先構思這項硏究應該怎樣做,我想怎樣 去進行,然後就跟他們討論,最後由我作出 決定。 問:照您猜想,這些科學家對於在高手雲集的 硏究組內工作,會有甚麼感想? 答:我們所做的實驗是非常複雜的,雖然組內 有四百多位科學家,但仍然覺得人手不足。 因此,組內每一個人都很忙碌,而且大部分 人都相信這是一項非常値得做的實驗。如果 他們不感興趣,或者大家沒有共同的目標 我是絕不能夠令他們拼命工作的。此外,在 科學界,任何新發現,功勞都只歸於第一個 發現的人,第二、第三、第四個發現的人都 會徒勞無功,所以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而這 也可以令科學家努力不懈,拼命工作。 問:我曾經聽說:一些資歷較淺的硏究人員 (如硏究生等)對於在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 硏究組內工作,時常會產生渺小和失落的感 覺,因而感到氣餒。於是一些優秀的年輕科 學家對於從事實驗高能物理學的硏究,遂裹 足不前。未知這個傳聞是否眞的? 答:是的,在其他的硏究組 但在我的硏究組,僥倖還沒有。就是 所聽說的,所以我在選學生時非常審愼,我 們只挑選眞正優秀的學生。一個優秀的學 生,無論在多少人當中,都會鶴立鷄群。在 規模龐大的硏究組內,出問題的都是那些介 乎中上之間的人。頂尖兒的人是壓也壓不下 來的。 問:您曾經多次前往中國大陸和台灣去挑選年 輕的科學家加入你們的硏究組,挑選的過程 是怎樣的? 答:我們借用麻省理工學院和蘇黎世科技大學 (也是一所極負盛名的大學)博士學位資格 試的試卷,首先給硏究組的硏究生試答。這 是一項開卷考試 長達四小時,但事實上, 如果你明白試題,很快就會答完,如果不明 白,翻甚麼書也幫不了忙。選拔中國科學家 的情況是這樣的:每年我們都有一兩位硏究 組的敎授到中國的大學去挑選優秀的學生參 加這一項考試(同時在 國各地擧行),考 完了就把試卷寄回來給我們自己評閱,以免 有任何誤解。然後我們就在六十人之中挑出 十名去參加面試。面試也是長達四小時,由 我或另一位敎授主持。我們會請他們自己挑 選熟悉的題目來討論,根據面試的表現,我 們會選出四至五個學生。他們一般都是很年 輕的,大槪二十歲。 問:中國大陸和台灣在物理學方面的發展怎麼 樣? 答:照我來看,從中國大陸 學家的水準都差不多。不過,在大陸我 以有更多的優秀學生選擇,因爲那裏的人口 多很多。在台灣,最可惜的是最好的學生都 不唸科學,他們比較重視商科。 問:你們的硏究組有多少個從中國去的科學 家? 答:一共有多少我也不大淸楚,自從一九七九 年以來,我們先後一共有大約二百名中國科 學家到來參加我們的工作。 問:他們跟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可有甚麼分別? 答:他們遇到的困難可能較多。語言和與別人 溝通都是最大的難題。此外,在社會主義國 家內,人們的競爭精神並不十分强烈。從中 華人民共和國來的科學家都喜歡跟自己的同 胞聚在一起,喜歡用中文交談。我爲了打破 這個傳統,並不鼓勵他們 ,逐漸 就把他們自成一個小圏子、出國多年仍然對 外邊的事不聞不問的習慣改變過來。在國際 上如果要與人競爭,就一定要知道別 在做 甚麼。 問:最後,我想問一問,照您來看,在未來的 十年,高能物理學的中心會不會從歐洲的 「歐洲高能物理學硏究中心」轉移到美國的 超導超級碰撞器(SSC)? 答:幾個月前,美國總統批准了建造方圓八十二 公里的超導超級碰撞器,條件之一就是要在 美國境內建造。原因是要爭取高能物理研究 的領導地位。相信將來美國 會再度成爲高 能物理學的中心的 1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