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八年秋季

鍾逸傑爵士贊辭 香港這個城市在過去二十五年來發展之速與變化 學家所讚揚。在短短的一個世代之時間内,香港已從一 成爲製造業、商業、及財經中心,並成爲世界首屈一指的貨 口成衣、玩具,與電子器材的主要城市。令人注目的不僅是摩天大廈、 一流道路建設,和豪華購物中心:儘管這些都是令 矚 成就。同樣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香港在提供房屋、醫療服務、社會福利,以及敎育 方面之重要擴展。舉一個例子:一九六三年古雅幽靜之崇基學院 如今 已變成廣大優美的中大校園了。 世界許多所謂「發展中地區」不過是美其名而已。但這個名稱香港 卻足以當之無愧。而在二十五年來,與香港絶多發展息息相關的,是社 會上鼎鼎大名,並廣受市民尊重的鍾逸傑爵士 鍾逸傑於二次大戰時初來遠東,那時年方十七,服務於英國印度航 運公司商船隊。戰後,他考入牛津大學,修讀以蘇沙(Chaucer)爲下限 的英國文學。故而 任何在《坎特伯雷 故事》後寫出來的 作品,都可能不感 興趣。就在牛津的 歲月裏,鍾逸傑結 識了那時在利物浦 劇團登台、年青貌 美的女演員,墜入 愛河。這位女演員, 就是簡‧斯皮克内 爾小姐(Miss J a n e Spickernell),亦 即法蘭克‧斯皮 克内爾海軍元帥 ( A d m i r a l S i r F r a n k Spickernell)的千金,也 夫人。結識不久,兩人共諧連理,而年青 外交部。 鍾逸傑投身外交部後,獲派進倫敦大學東方及非洲硏 中國「國語」,苦學一年後,對「國語」略識一二時,他卻 亞,而當地華人說的卻是閩南話。如是者四年,正當他巳熟習閩南話 時,又獲命轉調香港,而香港華人說的卻是鍾逸傑 時並不認識的廣東 話。 抵港後,一九五七年,鍾逸傑首獲派往工商署,負責管理香港的備 用緊急配給。當年所謂備用配給包括一萬噸柴、二萬噸大豆,和五百噸 鹹牛肉——據說這批配給,必要時已足供全市將近三百萬人口六個星期 之需。當年用柴作爐灶燃料,今天比較年青的畢業生也許不知是怎麼一 回事。但我們還記得那些日子的一輩,會有寬慰之感。我們確已向前邁 進了一大步。 從工商署起,鍾逸傑仕途亨通,先後出任荃灣、離島、和元朗民政 主任、副民政專員、民政專員,乃至新界政務司。除有四年任職田土廳 外,他服務新界凡十八年之久。最後 一九八一年,由於政府知人之明, 他兼掌城市職務, 第一任港九新界政務司,最後於一九八五年官拜布 政司。鍾逸傑以其對英國政府及香港之貢獻,並傑出超卓之服務,於一 九五八年獲委爲太平紳士,一九七八年獲授聖米高與聖佐治勳章,一九 八五年於出任布政司不久後晉爵。 鍾逸傑爵士正以爲將以布政司一職,終其港府服務時,卻突然因爲 一項戲劇化的轉變,而升任香港區最高的官職。尤德爵士撒手人寰,港 督一職出缺。自一九八六年十二月,至監督閣下於去年四月抵港履新期 間,鍾逸傑爵士署任港督一職共五個月,切身履行督憲職責。正如立法 局首席議員鄧蓮如議員所說,鍾逸傑爵士在此期間,確保「政府操作朝 氣蓬勃及進取的步調絶不稍懈」,而他交予閣下的是「一個繁榮、精力 旺盛,及治理井然之社會。」 監督閣下,鐘逸傑爵士之語言能力卓越,人所共知。除了盎格魯薩 克遜英語、古代英語、古代法語、印地語,和馬來語之外,他懂閩南話、 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