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八年秋季

潮洲話、客家話、廣東話,和 深,及於中國文學。對於一位對中國的 然選擇了老子的警句,懸於辦公室爲座右銘, 於《道德經》第六十章的 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 監督閣下,英國人如何烹煮小魚,是否烹煮小魚皆非我所知,但 殿爵敎授在翻譯《道德經》此章時,加以解釋說「小魚着手動輒糜 鍾逸傑爵士自不必閲讀此「註解」。他極了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及處事 方式。也許他更了解到,就從政而言,美國人「競選」公職,英國人「候 選」,而中國人則靜候草蘆之三顧。 這位行政高手,以其完美的技巧,及典型的超然態度,把民政結構 建成代議政制的藍圖。最初,區議會的議員人選是情商委任的,然後他 們給說服出來候選。也許在一九九一年,一些議員會挺身而出,競選這 些職位。正如鍾逸傑爵士中文譯名的廣東話諧音的意思:他每日不斷的 發起、勸說,和安排一切與香港利益息息相關的事務。他的精神狀態有 如一個完成了一張傑作的畫家,他使我想到杰姆斯‧喬依斯(James Joyce)在《年青藝術家肖象》中的一段話: 「藝術家正如創造的神:在他的作品的後面、外面,和上面,無象 無形,毫不起心地在修他的指甲 中文大學對鍾逸傑爵士特感親切,因爲他 未嘗過問校政,貢獻至大。正如鄧蓮如議員在另 府該受讚許的,不但在它的有爲,也在它的無爲」。鍾 八七年領受肯特大學的民法學博士學位時,對香港成功的秘方也 段話: 「因爲此地人民的創造精力,由於政府務實的行政政策:對民生事 務的管理不作任何不必要的介入及干擾,因而得以發揚光大,盡展所 長。」 今年是本校二十五周年校慶的年頭,也可能是我們的敎育理想和課 程結構遇到最嚴重的挑戰 時候,我相信我可以代表本校的許多同寅, 讚揚老子的智慧,也籍此推崇鍾逸傑爵士,對他們對爲政之道的眞知灼 見深致敬意。 監督先生,本人謹恭請 閣下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給當今隱逸的 豪傑爵士,前任布政司、署理港督、港督顧問,創造民政及代議制政府 的藝術家及建築師,新界重大發展的最大功臣,和現任房屋委員會主席, 畫家,和香港公民,鍾逸傑爵士。 潘永祥議員贊辭 去年十月十五日,本校擧行第三十四屆學位頒授典禮。典禮開始前, 大學司庫和贊詞撰讀人交談熱烈,幾乎忘了登台就位。當時之論題是香 港股票市場,大學司庫認爲恆生指數已升至難以維持之高點。四日後, 其實只隔一個交易天,股市便一落二千點。 大學司庫就是潘永祥議員。潘議員繼利國偉爵士、鄧蓮如議員之後 出長這個極其重要的名譽職位,督導大學的財務,提供意見,並負起處 理大學公款的最終責任,包括敎職員公積金的管理。本校邀請潘先生出 任司庫,選擇明智。潘先生不但爲人坦誠,而且思想敏銳,高瞻遠矚。 他的知識、經驗及正直性格,在本港會計師與財務顧問中 不可多得。 潘先生管理財務,可說是駕輕就熟,蓋因得風氣之先也。潘先生爲 本港名門之後,但童年期間,家道中落,結果雖然以全級最優秀成績畢 業於華仁書院,並於一九五零至五一年度倫大入學試中名列前茅,但仍 不得不放棄進大學深造的機會,轉而投身社會。 潘先生初任職東亞銀行,他的數學頭腦和敏慧的作風,很快獲得故 簡東浦先生的賞識。簡先生是東亞銀行創辦人之一,本校副監督簡悦強 爵士即其哲嗣。在五十年代初期,銀行儲蓄存款 利息須用人手計算, 耽誤時間。簡先生發覺年少有爲的潘永祥利用對數表,較 般計算速度 要快上十倍。在當時而言,是非常進步。 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