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八年秋季
趙忠賢敎授贊辭 俄國偉大的劇 作家契訶夫(Anton C h e k h o v ) 曾 說 : 「 世上沒有科學可以 稱爲某國的科學, 正如世上沒有乘數 表可以稱爲某國的 乘數表。 某國的就不能算是 科學。」因此我們 雖然可以相信鄧小 平主任所說「建設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 主義」,或依照哈 佛大學麥華國敎授 ( P r o f e s s o r R o d e r i c k MacFarquhar)的說法「建設有社會主義特色的 中國」,但無論如何沒有一個神志正常的人會說某門科學是該由某個民 族所獨佔。可是,在超導態的硏究方面,看來眞似要成爲中國人的天下, 因爲在這方面,跟着朱經武敎授接踵而來的,又是一位傑出的中國 家,他就是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科硏專家趙忠賢敎授。 趙敎授和朱敎授生平有相似之處,可說頗有緣份。趙敎授一九四一 年出生於遼寧,與朱敎授同庚。二者俱專研低溫物理學。朱敎授爲美國 物理學會院士,趙敎授則爲中國物理學會院士。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六日,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佈,朱敎授領導之硏究小組發現超導態可在高達 攝氏零下一百八十度出現;八天後 即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四日,中國 科學院亦宣布,趙敎授領導之硏究小組發現超導態在等同的溫度出現, 並發表了構成超導體之成分爲釔、鋇、銅氧化物。上述各點聽來巧合, 故而這裏亦不妨指出:一九八六年一月至三月,趙敎授曾經在休斯頓大 學朱敎授的實驗室内從事硏究工 台灣海峡所隔離。 倘若對朱敎授的贊辭,令各位以爲他由硏究生進爲 非常順利,那便錯在本人。事實上,直至兩年前,此前 年超導態研究先鋒 曾費很大之氣力才爭取得微薄之硏究費用。然 敎授畢竟每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撥款二百萬美元,與早年趙敎授 領導之硏究小組的拮據情況相比,眞可算得上是富敵候王了。但趙忠賢 敎授仍能努力不懈,克服重重障礙,終於同樣達致輝煌的成就。 越忠賢乃憂患中磨鍊出來之科學家,生於抗戰中期遼寧省工人之 家,自幼已懂得如何掙扎求存。求學期間,成績優異。一九五九年阜新 高中畢業,旋獲選進入中國科技大學肄業,專硏低溫物理學。該課程長 達五年,亦可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前,中國高等敎育之靈活性與多元性 有一篇關於趙敎授之報導 強調趙忠賢畢業於一九六四年文化大革命之 前:並非那些靠交白卷混得大學文憑的文革產品。 趙敎授由一九六四年開始從事低溫物理學和超導態硏究。一九七四 年至一九七五年,他以訪問科學家身分在劍橋 學硏究第二類超導體磁 通流動。可是要到一九七八年,中國的政策開始走回正軌,趙敎授才有 機會於科學領域中邁步前進。一九七九年,他獲聘爲中國科學院物理所 超導硏究室副主任,並出任《低溫物理學報》總編輯。次年,膺選爲北 京物理學會理事。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五年,他以訪問科學家身分在美 國埃姆斯實驗室從事科硏工作。去年,第三世界科學硏究院爲表揚趙忠 賢敎授對科學硏究之貢獻,特頒贈第三世界物理學獎予趙敎授。 今天,我們有幸令超導態硏究領域内兩位頂尖的華裔科學家再聚一 堂。新一代的華裔科學家,無論生活在地球那一角落,都可以拿他們做 榜樣,自勵自勉。朱敎授和趙敎授都是中國人,但背景、信仰和價值觀 卻截然不同,他們抱着同樣的決心,要解開超導態之謎,造福人羣。 趙忠賢敎授在資源極端短缺的情况下拓展超導態硏究,他的科學精 神超越種族、國籍、信仰、語言及其他人爲障礙,再次肯定了中國在科學 發明史上的地位。監督閣下,爲了表揚趙忠賢敎授之成就,本人謹請閣 下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予這位爲中華民族爭光的物理學家及科學家。 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