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九年秋季
種等。 ㈢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 這是一 套甚獲研究者歡迎的分類文摘。它擷自中 一千七百多種報紙、雜誌、學術刊物,按主 題分爲一百多類。中心藏有該套自一九七八 年創刊以來的全部綜合社科、政治、經濟類, 以及部分歷史、地理、文敎、文藝類的資料。 ㈣ 英文雜誌 中心訂有關於中國研究的 英文雜誌、期刊七十多種,其中包括翻譯的 原始資料,如新華社電訊稿、中國大陸報紙 選 譯 ( S . C . M . P . ) 、 《 外 電 綜 合 》 ( S . W . B . ) 等,以及中國硏究的學術刊物。大多數刊物 的館藏都可追溯到六十年代或更早時期。 ㈤ 中英文藏書 中心自六三年成立以 來,不斷收集有關現代中國的圖書。現有中 文書約一萬六千册。主要側重於社會科學方 面的收藏。此外有四 多册英文書,基本上 包括絕大部分四十年來所有西方現代中國研 究社科類的英文著作。 ㈥ 地方年鑑 中心遷入中大後,爲配合 區域及地方研 的需要,即着手加强對地方. 性資料,尤其是參考資料的收集。最近已陸 續收到各省年鑑、統計資料近百册,包括一 些相當珍貴的資料。 此外,中心還藏有部分文革原始資料、 紅衞兵小報、民主墻資料,以及八九年民主 運動的資料等。 中心採用電腦程序輔助圖書管理。中文 圖書的電腦檢索爲使用者提供很大的方便, 英文圖書電腦檢索系統則尙待完成 中心對各國研究當代中國的 各大專院校敎職員和研究生開放, 生若須使用中心資料,須由其導師個別推 薦。中心的圖書資料一律不外借。凡校外學 者首次來訪,需出示有關證明文件。 對外地學者,包括來自台灣或大陸的學 者,以及需要經常使用中心資料 本校或本 地學者,中心將提供專用書桌。 新址開幕嘉賓留影(右起:關信基敎授、傅高 儀敎授、楊紫芝敎授、高錕校長、陳方正博士) 大學服務中心也協助外地學者 簽證,安排住宿及聘請研究助理。 發展政策 大學服務中心的發展,一方面要照顧優 良的傳統,另一方面要承擔新的任務。 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大學服務中心在西 方中國研究的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遷入 中文大學後,中心即跨入一個新時期。它不 再是西方的基地,而是香港自己的寶藏。這 個香港的取向幷不意味着大學服務中心要放 棄它的老朋友,相反地,它仍然將竭盡全力 繼續爲各國中國研究者提供研究資料和服 務。不過,由於時代的要求 大學服務中心 對香港的意義也重要起來。 香港的學術自由,獲取中國資料訊息的 方便快捷,文化、文字的共通 使香港具備 了中國研究相當的優勢。光是維持這個優勢 本身已經是香港人應 做的事,更何況在主 權回歸的前景下, 更需要加深自己對中 國的了解。中文大學接管中心以來,越來越 多的本地學者和學生使用中心的資料和設 備,這自然增加了中心人員的工作負擔,但 實在也是可喜的現象。 中心歷來不僅是一個圖書館,也是各國 學者聚集交流的場所。中心所刻意營造的溫 暖氣氛,所提供的學術或社交活動,對一個 中國硏究的國際學術圏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 用。很多學者通過中心,了解其他學者的研 究新發展,結交了新朋友,鞏固了舊友誼。 1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