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八九年秋季

李遠哲敎授讚辭 李遠哲敎授是發展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從而將 多種基元化學反應納入正規硏究範疇的傑出科學家。 由於他的硏究,世人才能洞悉基本化學過程之動力 學。崇敬居禮夫人的李敎授常常告訴他的學生「要掌 握自己的命運,爲科學而獻身」。而他也能以身作則, 終於做出卓越的成績。一九八六年, 與赫舒巴哈 ( D u d l e y H e r s c h b a c h ) 和 伯 蘭 尼 ( J o h n Polanyi)共同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李敎授於一九三六年生於台灣新竹。兄弟姐妹八 人,他排行第三。父親是一位藝術家,母親是一位敎師。 良好的家庭敎育養成他勤奮的習慣,也使他帶有藝術 家所具有的敏銳的判斷力,和獨立而謙和的個性。李 府一門四位博士,與家庭背景有極大的關係。在他求 學的各階段中,李敎授曾經是學校樂隊的長號手,棒 球、乒乓球和網球校隊隊員。他對棒球 愛好至今不 減,還常常和學生比賽。依他說來,在棒球和球棒碰撞的一刹那,我們可以體會相當多的化學反應理論。 一九五五年,李敎授獲保送升入國立台灣大學。他的化學科成績名列前茅,同時他亦參加各種課外 活動。一九五九年,他在台大畢業,旋往國立清華大學深造,獲理科碩士學位。後赴美留學,在加州大 學柏克萊分校馬漢敎授(Professor B r u c e Mahan)門下進修博士學位。一九六七至六八年間,他曾在哈 佛大學任博士後硏究員,與赫舒巴哈敎授帳下的學者一起,首次成功地進行了非鹼金屬分子束實驗。其 後,他在芝加哥大學任敎六年。一九七四年,他應聘返柏克萊服務。現在,他是加州大學柏克萊 校化 學系敎授和該校羅倫斯實驗室的主任硏究員。他發表的科學報告和論文有二百多篇。 哈佛大學的赫舒巴哈敎授親切地稱李敎授爲「物理化學界的莫扎特」。他天才橫溢,又常年每天工 作十六小時,到清晨才就寢。他的小女兒曾一度誤以爲他是偶爾來家進餐的客人。難得的是,李敎授還 不忘爲促進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科學敎育而貢獻他的精力。早在 七 ,李敎授已擔任中文大 學化學系校外考試委員,對本校化學系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寶貴意見。 在過去二十年中,李敎授獲得許多榮譽和獎項。其中包括白宮頒予的國家科學獎章、美國化學學會 的德拜自然化學獎和美國能源部的E•0•羅倫斯獎。哥倫比亞、約翰•霍布金斯、芝加哥、普林斯頓 和哈佛等大學邀請他主持特別講座。美國國家科學院、台北的中央硏究院和西德哥廷根料學院選任他爲 院士。至少有八所中國著名大學聘他爲名譽敎授。加拿大滑鐡盧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都贈與他榮譽 位。 爲表揚他卓越的學術成就和他作爲敎育家的不凡貢獻 本人恭請監督閣下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予 李遠哲敎授。 6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