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零年夏季
書目,內容包括每部文獻之著 編者、書名、卷數、作爲輸入根據 之版本,以及其他可資參考之標點 本、校注本、輸入先後次序等;並 爲評估輸入文獻工作所需時間,初 步核算每書字數,成《漢及以前刊 本古文獻書目》,共收錄一百零二 部,以經、史、子、集爲綱領,計 經類二十三部、史類十七部 子類 五十六部、集類六 。此批古籍除 常見之《十三經》、諸子外,尙包括 佛經,如《佛說四十二章經》;算 經 , 如 《 周 髀 算 經 》 、 《 九 章 算 術 》 ; 醫 書 , 如 《 黃 帝 內 經 》 、 《 靈 樞 經 》 ; 等等。而輸入所據之版本 大多爲 《四部叢刊》本。此外, 別情況考慮者,例如《戰國策》一 書,《四部叢刊》據鮑彪本,未及 嘉慶八年(公元一八零三年)黃丕 烈刊刻之姚宏本(即 士禮居叢書》 本)完善,因此「資料庫」採用了 黃丕烈 。 校對方面,則由該計劃之硏究 員及本校中文系高年級學生組成校 對小組。每部文獻輸入電腦後,最 少校對七次,以確保資料庫準確無 誤。 工作過程中之困難 資料庫目前尙在發展階段,工 作小組遭遇之技術困難仍然不少。 首先,在現今可見之中文系 統,都只可提供一定的新造字額, 其中以倚天中文系統所提供之五千 八百零九個新造字額爲最高。然 而,此數目是否足夠?八百萬字之 資料庫中,究竟有多少是BIG 5內 碼(倚天及多數中文系統所採用之 內碼)中沒有的,至今尙未可知。 估計來年當小組處理《說 解字》、 《爾雅》一類古代字書時,需要造 字數量將會大量提高。在至今輸入 古文獻資料庫新造字說明 a.謟:唸土刀切(tao),在古書鈔本中,常爲諂媚之「諂」的誤字,但當解作「疑惑」(例 如《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注云:「謟,疑也。」),或解作「超 越本分」:(例如《逸周書‧酆謀》:「帝念不謟,塵時作謀,不敏始哉!」孔晁 注:「謟,僭也。」),或解作「隱瞞」:(例如《晏子春秋‧内篇問下二十六》: 「和於兄弟,信於朋友,不謟過,不責得。」孫星衍音義:「杜預注《左傳》: 「謟,藏也。」);義訓均與諂字不同,必須予以區別,倚天字庫只收「諂」字, 不收「謟」字,固需重新造字。 b.个:喻古賀切(ge),常用於表示物數,與「個」、「箇」字相通,但當用於說明古時「明 堂」制度,而解作正堂兩旁的側室時,(例如《呂氏春秋•孟春紀》:「天子居青陽 左个」高誘注:「青陽者,明堂也。中方外圜,通達四出,各有左右房謂之个。」) 又或唸作「居案切」(gan),解作箭靶左右伸出的部分,均與「個」字不同,須另 造新字。 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