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零年秋‧冬

張光直敎授講辭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與中國的現代化 (標題爲編者所加) 我謹代表今天接受榮譽學位的各位同人, 向香港中文大學表達深切的謝意。我們之中有 的是中文大學的朋友,有的是它的成員;今天 在這裡接受這所我們所愛慕的學府頒授 殊 榮,我們都感到萬分榮幸。 這個榮譽學位對我們來說,旣是已有成就 的獎賞,也是繼續作出貢獻的激勵。香港中文 大學本身象徵着許多意義,作爲一所大學,它 首先當然代表敎學和硏究。但在我看來,它更 體現一種歷史進程。這個歷史進程自鴉片戰爭 (一八四零至四二年)以來便一直存在,是中 國近代史中大多數重大事件的根源,而且將可 能決定中國的命運。我所指的,就是中國的現 代化,也就是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文大 學在香港這個殖民地建立,因緣際會,成爲人 類歷史中兩大文明,即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 交滙點。因此,硏究關於中國現代化的重大問 題,中文大學是最合適不過了。它有足夠的條 件,成爲這項研究的領導者。 中西文明爲不同的原則所支配 如何依照西方的模式,將中國這個古老的 國家現代化,是近代中國的政治家與思想家爭 論不休的論題。作爲著眼數千年前的中國的考 古學者,我不敢冒昧談論現代中國的問題,尤 其不敢在這樣一篇簡短的講辭裡討論。但是我 可以指出,中國與西方這兩大文明,從肇始已 基本爲不同的原則所支配。中國文明,起源於 上古的夏、商、周三代,當時的物質財富,正 是發揚這文明的基本條件;而要積累並集 些物質財富,又有賴於掌握及運用政治權力。 至於西方文明,乃起源於古代的美索不達米 亞,它當時的財富得以積聚,卻有賴於應用新 科技,並通過貿易加强對各種資源的運用。歷 史上,中國與西方都經歷了迂迴曲折的變化過 程,但,很槪括地說,過去數千年,在財富的 產生與人事管理上,中西兩者一直保持著兩種 不同的方式,即政治方式與經濟方式。如果沒 有外來的干擾,中國今日可能還在走它自己的 道路。在悠長的歷史 ,這條路時而導向興隆, 時而導致衰敗。我們無法估計一個假設未受過 外界干擾的中國,今天會是一個富强之邦,還 是衰弱之國。 中國現代化成功的關鍵 我們無法作出估計,是因爲中國沒有機會 作出抉擇。如歷史學家黃仁宇敎授最近所指出 的,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與由之而來的接觸, 使其制度與觀念之傳播難以抗拒,因而迫使中 國走向現代化。這個現代化性質之徹底與規模 之巨大,黃仁宇敎授稱之爲一次「革命」,並 且預料這將是一次長期的革命 些看法是合 理的。而一場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須要有藍圖。 近代政治家與思想家已經提出各種藍圖,但顯 然沒有一種證明是完全有效的,否則我們就不 必再討論這個問題了。 其實中國現代化成功的關鍵毫不神秘:旣 要保留傳統文化的優點,又要採納西方文化的 優點。而問題是究竟那些是「優點」及「如何」 給以保留和採納。傳統文化中 是什麼? 如何保存它們?西方文化的優點是什麼?如何 7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