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三年秋‧冬

讚辭 格。一九四九年,趙無極贏得一次給畫比賽,並在巴黎首次舉行個展,使他的名氣越來越 大。他跟很多法國知識份子與畫家交朋友,其中不乏是抒情抽象派的知名藝術家。 藝術史家喜歡將從事藝術工作者的作品劃分爲不同的時期,例如畢加索的藍色時期和 希臘時期。同樣,趙無極的創作亦給分爲具象時期和非具象時期。在一九五四年之前的作品 可列入其具象時期。這時期的作品中, Arezzo, Piazza 及 Bateaux 堪稱代表作。著名的藝術 史學家及藝術評論家程抱一曾有以下的精警評語:「最突出的是他的線條,因爲他畫中的影 像只餘下骨幹。我們但見線條流動,穿過風景,引導動向而不遏止活力,界定範圍而不橫加 封閉。這些線條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彷彿它們準備隨時飛躍,就如停止的小舟,仍然隱含 飄泊的動感。」 一九五四年以後,趙無極開始轉變其畫風,放棄了輕快的筆法,開始走向抽象。平向而 長方形的筆觸取代了早期作品中幼細渾圓的筆法,符號取代了影象。一九五八年以後更以作 畫的日期代替了畫的名稱。當時很少人明白畫家的用意,但現在卻知道這是趙無極嘗試融合 中國與歐西兩大文化與藝術傳統的獨特風格。 這個時期趙無極的作品很少人問津,有兩年他的代理 Galerie Pierre 一張畫都未能賣 出。但他絕不氣鞍,作畫一直堅持新的風格。直至後來,憑著一九六四年繪製的「向 Edgar Varèse 致敬」及一九七二年的「依然我倆」,這位偉大藝術家及他的藝術才華終於再次獲得 確認。一九七二年起,趙無極在西洋畫界的名氣更與日俱彰,他亦重新回歸到他的根源:中 國水墨畫。他的水墨作品令中國畫找到新的語言,深受畫評家 Dan i e l Abadie 的讚賞。 Abadie 提到趙無極的水墨畫時曾說過:「這些並非他的繪畫藝術的陪襯品,而是他繪畫藝 術的顚峰。」程抱一表揚趙無極更進一步,他說:「趙無極的作品似乎讓我們完結了一份悠 久的期待,中國繪畫可以說在這份期待裏面等候了超過一個世紀,現在終於首次得到新的共 生,而中國與西方之間似乎注定會有這種取向。」 憑著無極大師的努力,中國畫壇百年的沉寂與苦候終於給打破,重新捲起創作的熱潮。 這位拓荒者的成就迅速而廣泛地得到認許,一九八一年趙先生定居的巴黎市授他以榮譽市民 的美譽,並在 Galeries Nationales du Grand Palais 爲他舉行作品展。一九八三年,他祖國亦 在北京爲他舉行一次同樣的作品展覽;兩年後他更獲得杭州藝專邀聘,擔任榮譽講座敎授, 藉此得以回饋這在靑少年時期培育他成才的母校。 今天,趙無極的油畫、水彩畫、水墨畫和版畫,都深受世界各地藝術家所欣賞和推崇。 無論是畫廊、展覽廳,或私人收藏家都視趙先生的畫爲瑰寶。趙無極在世界各地曾舉辦超過 一百六十次個展,他的作品遍佈六大洲無數國家和地區,收藏懸展其畫作的著名博物館或文 物館達五十個。自一九五七年始,已有人爲他作傳。硏究他畫作的專書數逾二十種,並涉及 多國語言。 監督閣下,正如他自己的大名「無極」那樣,趙先生一直在從事永無休止,不分中外的 藝術探索。鑑於趙先生在藝術界的卓越成就,也鑑於他那融會東西兩大繪畫傳統的偉大貢 獻,現謹恭請監督先生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予中外藝術界共同景仰的趙無極先生。 第四十六屆典禮 11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