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五年春‧夏

言,劇場不但仍然生氣勃勃,而且活力比三十年代 也許更強。 到目前,電腦輔助學習的影響微不足道。它發 展緩慢的一些原因我已試圖解釋過了。然而,我深 信,在發展並充實大學教育這方面,電腦輔助教學 會越來越重要。多數大學都越見受制於經濟困境, 而科技卻一日千里,這兩者正好形成推進電腦輔助 學習的動力。只要我們能夠駕馭科技,科技就能爲 我們提供服務,改善個別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改善 教學,使之自動而貼切地適應每一個學生的特別需 要和獨特人格。 此外,在「虛擬現實」這個槪念裡,也包含了 一些嶄新的可能,遲早會起一定的衝擊作用。譬如 對修藝術史的學生而言,設想能夠漫步於一所遠方 的藝術館,在個別作品面前停下來,逐一鑒賞,細 察一二,你說,這是多麼可貴的一回事!又譬如, 一座已成廢墟的樓宇能得以「重建」起來,甚至讓 你內進檢驗一切,有如從未倒塌過一樣,那麼,建 築學也要改觀了。其實,在某程度上,這已經是可 行的了;只可惜,我覺得這些重構的影像質素,以 及它顯示的速度,都未夠理想,因而嚴重地限制了 它的效用。不過,科技是日益臻善的,創造這些學 習工具所需的經濟資源也日見增長;電腦輔助教學 的普遍採用,不久的將來必能實現。 在這個構想實現之前(我認爲,即使實現之後 也一樣),學生是仍然會去課堂聽講義的;那時, 也仍然會有人站在講壇上,盡量生動地向學生講解 有關的學科,而且還要保證,學生不會眼神呆滯, 更不會打瞌睡。若以這個星期計算,單單在英國, 就有大約七百萬堂講義給「受用」了。那就是說, 有七十五萬個學生在這星期內,每人大約聽十節 課。上面說過,我深信一般導修課是有效的,堂上 講學卻往往不然;我思考多年的問題是:有沒有辦 法,利用科技,把導修課之所以引人入勝之處,轉 移到講堂上去呢?目前,我得到兩位學員協助,正 探索這個問題。 我們以一項構思作爲硏究的開端,這構思在於 設法提供一種由學生直達講師的電子回授途徑;它 最起碼的功能,是學生可以向講師發訊號——而這 訊號是別人不能察覺的——讓講師知道他或她講得 太快,學生跟不上,聽不明白;又或者太慢,而使 學生覺得沉悶。講師會在熒光幕上,見到一幅分佈 狀態曲線圖,使他或她根據曲線,調整自己的講解 活動。還有,講師更可以不時中斷講解,插入一些 選擇題給學生作答;答案結果可以用條線圖顯示出 來。講師看了條線圖,發現自以爲講解淸晰的地 方,對學生來說,卻一點不見得好懂的話,講師就 得重新講一遍;或者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講解同 一個問題。學生作出反應時,我們不想披露他們的 姓名,不然就不能保證所有出席的同學都放心參 與。 明年,我們便會開始將這方法作實驗了。必須 明白的是:我們提出這種方法,並非要對時日已久 的教學模式加上電子輔助,而是務求在講堂裡,產 生一種全新的講授作風,目的在使學生們和老師在 講堂裡相聚時,也能感受到與小組導修較相似的境 況。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能促使學生聽講時採 取主動,從頭到尾都積極參與;而這點,我認爲正 是決定學習過程成敗的必然條件。這方法能收效 嗎?我們不知道。正因爲我們還不知道,所以我們 才進行這項硏究。 在香港中文大學還只有它今日一半大小的時 候,我也曾爲它作過一份小小的貢獻,做過它的電 子學系的校外考試委員。(這學系是當年還未做校 長的高錕敎授始創的。)我相信,今日獲榮譽學位 的人,接受了這項殊榮,也應該爲中文大學出一分 力。因此,我謹代表今日接受榮譽學位各同人說: 我們都盼望有一天能夠爲這所大學服務。至於我個 人來說,高校長:假如終有一天,我眞的有所發 現,掌握到教學之道,我必樂於向您匯報。• 第四十八屆頒授學位典禮 1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