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六年春‧夏

們沒有先例可循。聯合聲明裡所列出的詳細安排,我們也沒有先例;至於這些安排,由簽訂直至 落實的過渡期竟長達十三年,我們更沒有先例。我們當中一些覺得聯合聲明似是昨日的事的人不 要忘記:在聯合聲明簽署之時,大部分今日的中大學生才剛進小學;他們是帶著朝氣踏入新架構 的一群,而他們的一生又是受這新架構所左右的。 就像他們的前輩一樣,這新的一代的領袖也要面對各種新的,而且有時是不易應付的現實。 他們也肯定會像前輩一樣’以務實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些現實。 那我們大家又如何去面對這些新的而又有時令人煩擾的現實呢?讓我又再一次求助於史教授 吧。他教我們對舊框框要知所警惕。在他自己的許多著作中,史教授作了很大的努力,去擺脫過 去對中國歷史的老生常談。取而代之的是:他把眞人眞事,不論是王是寇,呈現我們面前,讓我 們看看這些人如何面對眞實的問題。這確是求實的學者之道,也是要成功對待陌生人和陌生的處 事方式的途徑。 香港的前途繫於中國,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但這要以香港作爲中國一部分——而且是很特殊 的一部分而言。我們也都知道香港與中國其他部分是不同的,但它們之間又有互補的作用;這一 點貫通聯合聲明全文。我們知道要香港成就更大,而又能對香港以至全中國都有利,雙方從現在 至九七,在過渡九七時,以至九七以後,都得全力以赴。 一位著名的中亞學者曾說過,居住在龐大國家的邊緣的人,對這些大國的運作以及它們的文 化的認識,比在這些大國裡生活的人對邊疆毗鄰的認識要多。他認爲這現象正說明了一些小社群 之得以生存之道。 香港作爲一個較小的社群,也可以從中得到明顯的啓示。這些小社群往往也對大國帶來好 處,若然大國也想盡量利用這些好處,就得費點心思氣力去了解小社群的特色。 在過去,要勸服英國人用心了解香港的特色,往往談何容易。但在漫長的歲月中,英國人也 漸漸意識到,越能讓香港盡量管理自己的事務,香港就越發展得蓬勃,而且對人人都有好處。因 此,在香港運作的務實方式,往往與舊的憲法文獻裡規定的有所出入。中國在聯合聲明裡所列明 有關九七年後的香港政策就是體驗這種務實的做法,即是除了外交及國防之外,香港可以享有高 度自治。如果要香港繁榮,好讓香港本身以至全中國的人都得益的話,國內的人就必須貫徹執行 上述的政策。 那麼,要香港前景光明,就得雙方都認識了解,雙方都繼續聯絡對話,還要雙方都必須避開 輕易被套進去的舊框框。 今日與我一同接受榮譽博士學位的人士的生平與事業,爲我們指出以下的方向:深入硏究中 國及中國歷史;把企業在香港和中國大陸都建立起來;還把這一切都冠之以服務社群的精神。中 文大學校董會明智地爲這一代學生提供了一些優秀的模範。 讓我們祝願這所偉大學府至爲重要的一代學生,成爲香港明天的成功的領袖! 讓我們祝願這所大學與其他院校,在未來的歲月裡,繼續攜手努力而不愧爲學問與智慧的中 心。 更讓我們祝願香港勇往直前,實現美好的未來,好讓所有香港人都同享繁榮安定。• 15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