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六年春‧夏

讚辭 榮譽文學博士 史景遷教授 歷史與法律的相同之處,乃在於兩者都倚重 事實與證據的鑽硏。出色的律師所致力的,不 僅是法律的條文,而是其內在的精神;傑出的 史學家撰述史實,著書立說,其內容不但應眞 確精要,且必須如實反映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況 與精神面貌,而史景遷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史學 家。 歷史與史詩亦有相同之處。兩者皆描述一 代領袖或蓋世英雄。這些人物在當世千秋功業 中,不論成功或成仁,俱皆舉足輕重。早期的 史詩詩人亦爲史學家,在作品中描繪戰爭將 士、愛情故事、家國故土、宗教信仰,以及傳 說神話等。至十八世紀,某些英國作家開始以 散文而非以韻文體裁來撰寫史詩,小說家菲爾 丁( F i e l d i n g ) 及史學家吉本 ( G i b b o n ) 即爲其 中表表者。每一首優美的史詩,不論以韻文抑 或散文寫成,皆蘊含歷史的旨趣;但並非每一 本上佳的歷史著作,都可稱得上史詩。史景遷 教授所撰的《近代中國的尋求》雖爲史學作 品,卻亦是一部以散文 體裁寫成的史詩。這部 傑構,探索政治與文化 的變遷,追源溯流,借 古鑑今,其文筆之卓越精鍊,足以跟文學創作 媲美,毫不遜色。 史景遷教授於一九三六年生於英格蘭薩里 郡;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九年進入劍橋大學克萊 爾學院攻讀歷史,其後負笈美國,於耶魯大學 獲取碩士及博士學位。一九六五年,史景遷教 授獲耶魯大學聘任爲該校歷史系助理教授,僅 僅六年之後,即榮升教授。史景遷教授於一九 七六年成爲耶魯大學喬治伯頓亞當斯歷史學教 授,並於一九九三年榮任該校斯特林歷史學教 授。在學術方面,史景遷教授亦屢獲榮銜,一 九七八年獲威廉德韋恩獎章,其後先後出任古 根海姆研究基金和麥克阿瑟研究基金研究學 者,一九八二年赢得洛杉磯時報歷史學獎,翌 年獲美國藝術及文學院韋素獎。此外,史景遷 6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