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六年秋‧冬
李國章校長演辭 監督閣下、各位嘉賓、各位同事、各位同 學: 過去幾個月,有不少人向我提出關於香 港中文大學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我希望利 用今天這個機會來提供一些答案。 我們管理大學的座右銘,正如管理任何 大機構一樣,應該是「穩健公正」四個字。所 以,我們必須了解到我們目前的處境、我們 追求的目標,和中途可能會遇上的困難。每 當遇到難題,我們先要認眞分析自己的長處 和短處,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全力克 服路上的險阻。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我希望 全校人員同心同德,一起向前邁進。我們不 但歡迎全校師生員工提供良策,更歡迎誠意 的批評和指正。我保證每個人都有發言權, 誰也不會被忽視。 然而,校內的管理工作與在座嘉賓未必 有切身關係。爲免大家不耐煩,我應該適可 而止。且容我在這裡探討其他問題。 籌備就職典禮期間,有人問我一個切實 而且似乎很簡單的問題:「這次講話,你打 算用甚麼語言?」講到這裡,看來大家都知 道答案了。 今天,我謹代表香港中文大學熱烈歡迎 來自本港、內地,以及海外的貴賓,感謝諸 位出席這個典禮,使本校增光不少。我誠意 盼望在未來歲月中我們能加強合作與聯繫。 既然大家都是投身教育事業,就應該像一家 人一樣合作無間。 世界各地的教育家所面對的一個難題, 是語言水平普遍下降。剛才提到有人問我會 用甚麼語言致辭,這個問題看似無關重要, 實際上卻意義深長。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基本 工具,我們賴以交流思想和感情。假如我們 缺乏這個能力,不能準確運用語言,則社會 各方面的發展——無論是商業、文藝、科學 或政治——都會停滯不前。大學教育資助委 員會近年確認了語言教學的重要性,並鼓勵 各大專院校設法挽救目前的局面,這實在令 人鼓舞。因此,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提升我 們畢業生的語言水平,讓他們有足夠的準備 去滿足社會對他們的要求。 香港中文大學的創校先輩高瞻遠矚,在 創校之初,已經確定了雙語爲本的政策。這 個做法在當時並未得到普遍的認同。但事實 證明,他們是有遠見的。雙語制度架起了通 向世界的橋樑,也爲畢業生就業升學打下良 好基礎。我們要繼承這個傳統,堅持中、英 文並重的方針。在足夠的基本設施和良好的 文化氣氛配合下,中大肯定不會辜負社會人 士的期望。雙語並重是本校的特點,過去如 是,將來如是。 語言不僅是人類溝通的工具,也是一國 文化的主要成分。西儒約翰生曾說:「語言 乃國體國粹。」我相信中大的創校先輩是希 望我們的學生打好中、英雙語基礎,進而融 合兩種文化,兼通東、西方兩種傳統的。 既說到西儒,我自然聯想到中國儒家的 聖賢。孔子與孟子都重視語文,並曾論及語 言之道。言簡而意賅,是孔子語言的風格。 他說:「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 不遠。」 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六年秋•冬 6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