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七年秋‧冬

研究計劃簡介 圖二:硅晶片受高劑量鈷注入後,在原子力顯微術顯示下的表面形貌。鈷離子的金屬蒸汽眞空弧注入條件如下:引出電 壓爲70千伏;劑量爲每平方厘米2X10 17 離子;襯底溫度爲(a)攝氏二百一十度,(b)攝氏七百六十度。 鈷的室溫電阻率最低,而且它與硅的晶格失 配百分率只有-1.2,可在硅表面形成優質外 延層。研究小組採用金屬蒸汽眞空弧注入法 製造二硅化鈷,並利用原子力顯微術、剖面 透射電子顯微術、盧瑟福背散射譜、X光衍 射、橢偏光譜、電阻抗測量和霍爾效應測量 等分析技巧,研究二硅化鈷層在不同條件下 的形成過程和特性。 他們的實驗顯示,經適當的熱處理後, 可在硅內形成一層連續的單晶二硅化鈷埋 層。他們隨而仔細研究在不同的形成條件 下,該二桂化鈷埋層的結構和電學特性。 採用嶄新的金屬蒸汽眞空弧離子源方法,研 究人員可深入探究金屬硅化物的離子束合 成。黃敎授說:「若採用傳統的離子注入 法,這些研究並非不可能,但事實是很困 難,因爲要求的注入劑量很高,做一個小樣 品也要花很長時間。」 黃世平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物理,先後取得理學 士、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黃教授於一九八五年加入 中大電子學系(現稱電子工程學系)任講師,一九九二年 晉升爲高級講師。黃教授的研究興趣爲電子材料和科技, 尤其與離子注入法相關者。他是美國材料科學研究學會會 員,也是新成立的香港材料科學研究學會的創會董事。 魏爾通教授早年於英國雷定大學攻讀物理,一九六二 年獲理學士學位,六六年獲哲學博士學位。魏教授於一九 九一年受聘爲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講座教授,此前爲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系客座教授。他近年的研究興 趣爲導電薄膜、電子材料,以及用取向附生和離子注入法 製造新器件。魏教授是物理學會會員及特許工程師,以及 新成立的香港材料科學研究學會創會會長。 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七年秋•冬 2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