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八年春‧夏
讚辭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利德蓉醫生 利 德蓉既是醫生,也是企業家,兩者 看來性質迥異,毫不相干,又如何 能兼具於一身?少年時代的利德蓉已立下 懸壼濟世的宏願,不甘接受中國傳統女性 出嫁從夫的命運,因此,不斷游説父親利 銘澤博士,允許她貫徹理想。父親終於為 她所説服,但是卻定下一個條件——如要 攻讀醫科,必須負笈牛津。這個條件,以 她來説雖然既艱難,又不合理;但對父親 這一位牛津大學畢業生來説,卻十分自 然。由此可見,利德蓉孩提時代已經堅毅 不屈,志氣過人。 利德蓉醫生早年在香港接受敎育,十 二歲便遠赴英國威特島的Upper Chine School寄宿就讀。雖然,該校英文學部非 常卓越,但中六卻不設理科。面對此困 難,她力爭在Sandown男校修讀理科,並 以優異成績考進牛津大學聖希爾達書院攻 讀醫科。畢業後,利醫生服務於英國國民 保健計劃,戰後英國人民歷經艱苦,社會 問題層出不窮,種種情況利醫生都深有體 會。在此期間,利醫生結婚生子,三位女 兒之中,有一位日後也成為醫生,維持與 牛津的那段不解之緣。深信母女必定互相 引以為榮。 種種的體驗,加上在求學時期的苦與 樂,使利醫生深深了解人間疾苦,以及對 年青人有培育、鼓勵和支持的必要。一九 八二年末,利醫生前往年青時代常往度假 的瑞士,以便在當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 志願工作。 一九八三年,由於父親利銘澤博士遽 然辭世,利醫生必須回港參與家族業務, 於是搖身成為一位企業家。目前,利醫生 是希慎興業有限公司、利希慎置業有限公 司、廣州花園酒店及羅富齊父子(香港)有 限公司等各大機構董事。利醫生兼任職務 雖多,但並未放棄一貫對他人,尤其是對 年青人的關懷和幫助。為此,她參與管理 「利希慎基金」,且熱心推動文化事業,如 「亞洲青年管弦樂團」、「羅德獎學金遴選委 員會」和「亞洲文化協會」等。目睹越來越 多曾獲鼓勵和支持的年青人能夠積極追求 各自的藝術事業,利醫生深感快慰。 利德蓉醫生與香港中文大學素有淵 源。其先翁為中大創辦人之一,利醫生繼 承父志在本港興學育才,鼎力支持中大發 展高等敎育,由此亦足見其扶掖後進不遺 餘力。利醫生擔任崇基學院校董會成員多 年,身兼司庫及財務委員會主席等要職; 中文大學校刊一九九八年春‧夏 6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