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八年秋‧冬

‧「一九九八圖像,語音、訊號處理及機器 人學」國際研討會(九月三日)——電子工 程學系和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合辦 ‧科技轉移討論會(九月四日)——電子工 程學系和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合辦 ‧「哲學與歷史之間——勞思光先生文化探 索之路」學術研討會(十月十七日)——中 文大學出版社舉辦 ‧九八選舉研討會(九月二十四日)——香港 亞太研究所香港政治發展研究計劃舉辦 醫學動態 港星醫學交流 社區及家庭醫學系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社 會職業及家庭醫學系五月十一日簽署了為期 五年的合作備忘錄,促進雙方的師生互訪及 培訓課程,以及有關公共衛生、職業健康、 流行病學及家庭醫學的 科 研 交 流 , 並 計 劃 合 辦 學術會議。 新 大 社 會 職 業 及 家 庭醫學系成立於一九四 八 年 , 是 亞 洲 歷 史 悠 久 的公共衛生醫學中心, 並獲多所跨國公司邀聘 為環境及職業健康監察 顧問。 港滬醫學交流 社區及家庭醫學系系主任李紹鴻敎授六 月初率團到上海醫科大學交流,並跟該校公 共衛生學院姜慶五敎授代表雙方簽署為期兩 年的學術交流備忘錄。 根據協議,雙方將互派學者進行約兩週 的訪問交流,並討論合作事宜,包括共同設 計社區衛生科研課題,申請科研經費,在內 地與香港合作進行比較研究。中大醫學院正 籌建公共衛生學院,上醫大將派富經驗的敎 授小組赴港交流,並協助成立部分課程。中 大另會派學生赴上海進行為期三至四週的公 共衛生現場實習,考察內地有關公共衛生問 題,收集數據,完成論文。 社區及家庭醫學系代表團更出席上醫大 一連兩天的研討會,以及參觀上海多家醫院 及健康中心。 腹腔鏡手術新里程 外科學系成功利用 腹腔鏡手術,為一名出 生僅十二天的嬰兒治療 全結腸型巨結腸病,為 全球首宗同類手術,標 誌小兒腹腔鏡外科手術 發展的新里程。 主診醫生楊重光敎授表示,該名男嬰患 有先天性結腸神經細胞缺乏症,大腸不能蠕 動,引致大便梗塞。傳統方法是在腹部造口 引出糞便,繼而切除異常的大腸,最後關閉 人工造口,整個過程分多次手術進行,前後 耗時年半,而且腹部留下多道手術疤痕。 新方法只需在患者身上切開四個不足一 厘米的小孔,放入腹腔鏡和切割儀器,將大 腸 切 除 , 並 把 小 腸 拖 出 , 經 直 腸 接 駁 上 肛 門,過程只需三小時。此項手術另一優點是 不會阻延病嬰從肛門排糞的功能。 預防產後抑鬱症服務 婦產科學系和精神科學系聯同威爾斯親 王醫院自七月一日起,提供亞洲首個有系統 的大型產後抑鬱症評估服務。威爾斯親王醫 院會在產前講座講解抑鬱症,讓孕婦及其伴 侶預先了解,而在產婦出院前,則會安排她 們填寫兩份心理問卷。一旦發現她們有產後 抑鬱的傾向,便會安排覆診,甚至入院,由 產科及精神科的醫護小組治理。 新大社會職業及家庭醫學系系主任 李興鼎敎授(左),跟本校社區及 家庭醫學系系主任李紹鴻敎授(中) 和醫學院院長李川軍敎授(右) 交換協議文本。 外科學系舉行記者招待會 簡訊 47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