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八年秋‧冬
三十萬港元資助該計劃,而社會福利署則安 排協辦機構包括香港基督敎服務處、香港青 年協會、鄰舍輔導會、坳背山男童院及聖公 會敎區福利協會等,提供義工工作機會。 展覽 文物館展覽 ‧「御賞壺珍——誦先芬室藏清代宮廷鼻煙 壺」展覽繼九八年初在文物館展出後,四 月 廿 七 日 移 師 徐 氏 藝 術 館 展 出 。 該 展 覽 由徐氏藝術館和文物館合辦,展期至七 月卅一日 ‧「三不亦堂藏丁衍庸書畫」展覽於七月十 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假西翼展覽廳舉行, 展 出 三 不 亦 堂 九 七 年 惠 贈 文 物 館 的 丁 衍 庸書畫精選。 丁衍庸 ( 一九零二至一九七八 ) ,廣 東 茂 名 人 , 一 九 二 零 年 留 學 日 本 , 畢 業 於東京美術學校,專攻油畫。 丁衍庸最初學習素描西畫,終而回 歸 中 國 筆 墨 , 尤 其 追 摹 八 大 山 人 的 藝 術 風 格 。 繪 畫 題 材 兼 及 山 水 、 人 物 、 花 鳥,線條勁健豪逸,色彩單 純活潑,構圖削繁就簡,畫 趣返璞歸真,又兼治篆刻書 法,流露大膽創新的藝術精 神,形成一己的獨特風格。 此外,丁衍庸終身不輟於繪 畫敎學,在近代中國畫壇和 藝術敎育方面影響深遠,在 香港藝壇佔有重要的地位。 三不亦堂主人袁鴻樞先生為本港著 名 書 法 家 , 曾 師 從 丁 衍 庸 習 西 畫 , 結 下 深 厚 情 誼 , 亦 師 亦 友 。 一 九 九 七 年 , 袁 氏 將 珍 藏 丁 衍 庸 書 畫 印 譜 一 百 六 十 多 項 , 慨 贈 文 物 館 , 作 為 該 館 新 增 重 點 研 究 項 目 之 一 。 是 次 展 覽 精 選 該 批 捐 贈 近 百件。 「藝評者——藝術與觀眾的橋樑」 「藝評者——藝術與觀眾的橋樑」展覽於 四月十五至廿二日在大學圖書館大堂舉行, 展示藝術評論的發展。 展覽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 香港分會 ) 主辦,內容包括戲劇評論導論、藝評的歷史 和社會背景、藝評擔當的角色和定位,以及 香港戲劇製作圖片和導賞等。 藝術系學生作品展 藝術系於六月主辦「中大藝術——一九 九八」,舉辦藝術展覽,展出藝術系本科生 和研究生的創作。 ‧「化學作用」畢業展於六月七日至七月三 日在文物館西翼展覽廳舉行,展出藝術 系 二 十 名 應 屆 本 科 畢 業 生 的 多 種 中 西 媒 介作品。 ‧「燃」——系展於六月七至二十日在誠明 館 四 樓 及 人 文 館 地 下 五 至 八 室 舉 行 , 展 出藝術系一至三年級本科生及一年級研 究生的近作。 ‧「消失點」於六月七至二十日在新亞許氏 文化館舉行,展出第四屆藝術碩士生的 畢業作品。 訃告 ‧ 本 校 榮 譽 文 學 博 士 、 中 國 語 言 學 泰 斗 呂 叔 湘 敎 授 四 月 九 日 病 逝 北 京 , 享 年 九 十 四歲。 ‧ 生 物 化 學 系 助 理 敎 授 陸 家 盛 敎 授 於 一 九 九 八 年 十 月 九 日 辭 世 。 陸 敎 授 自 一 九 九 三年七月起加入本校服務。 ‧國際企業學系副敎授楊怡凱敎授於一九 九 八 年 十 月 十 二 日 辭 世 。 楊 敎 授 自 一 九 八六年九月起加入本校服務。 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八年秋•冬 5 2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