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九年春‧夏
榮譽理學博士 張存浩教授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張存浩教授為中外知 名的化學家,祖籍山東無棣,一九二八年出生於天津。九 歲到重慶,十歲進入南開中學就讀。抗戰期間,烽火連天, 年輕學子從重慶到福建,再輾轉逃難經韶關、衡陽、貴陽,沿途顛沛流離,日行百里,終 於一九四四年進入重慶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一九四七年畢業。其後於天津南開大學化學 工程系修讀碩士課程,一九四八年遠赴美國留學,一九五零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化學工程 碩士學位,年底返國。自五一年起,張教授即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從事科研 工作迄今,任內曾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所長等職位。 張存浩教授的研究範圍包括物理化學、化學動力學、激光化學和化學激光等多方面。五 十年代初期,曾領導科研小組,從事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研究。結果研製出性能良好的催 化劑,用在流化床進行水煤氣合成,其效率及產品分布均較當時英、美、德、日等國的優 勝。六十年代,張教授領導火箭推進劑及發動機燃燒方面的研究,成績斐然,所發展之固 體推進劑燃速多層火焰理論,至八十年代仍為國際科學界重視。七十年代起,張存浩教授 開始激光化學與化學激光的研究;至八十年代,更重點研究激發態分子的化學和光譜,以 及短波長的化學激光。此項基本科學研究,開啟了雙共振多光子電離光譜學的研究,並發 展出「離子凹陷光譜」法,此項開創性研究的成果於一九八六年發表,獲得國內外科學界 一致推崇。張教授迄今共獲中國科學院獎七次,國家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四次。 張存浩教授的研究常有突破性的成就,在國際學術界享譽甚隆。從事科研四十多年以 來,發表學術論文逾八十篇,其中很多發表於國際知名刊物;九三年發表於《科學》期刊 上的 ' Do u b l e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Molecular D y n a m i c s ' 一文及九五年發表於《物 理化學學報》的 ‘Evidence for Quantum Interference in Collision 一 Induced Intra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 Within CO Singlet 一 Triplet Mi xed S t a t e s ' 一文,尤其獨具創見,影響深 遠。 張存浩教授身負重任,工作繁忙,除擔當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之外,一九 八零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八一年受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八四至 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九年春‧夏 4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