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九年秋‧冬

解。「人對不了解的事物總會有較大的 戒心,以保護自己。他們一旦了解,而 我們又發展和執行一套食品安全測試的 系統,他們便會接受基因食品。」 他強調,大學跟商業機構的本質不 同,在生物技術開發上的側重點也不一 樣,會更加著重基礎研發及研發過程的 安全。他們在不同的研發過程都有相應 的措施和機制,包括嚴格執行大學安全 事務委員會的規則,以確保安全。例如 必須於所有實驗室和温室防止生物污 染;試種的田必須是孤立的;試種的基因 植物不可開花,要把花蕾用膠袋包裹,或 是摘去;也要多方面測試基因食品的成 份及營養,以檢定有無致敏及毒性,維持 常規食物的安全標準。 第一代基因食品在九十年代初推出 市面,至今仍沒有因為進食基因食品而 中毒的個案,但在市民對基因食品認識 仍不深入的情況下,辛教授贊成現階段 由政府實施法定的標籤制度,讓市民選 購食品前明確知道產品是否屬於基因食 品。「一來可釋疑,二來可保障市民的 選擇權及知情權。」 保障知識產權 安全以外,他們也會致力保障所有 發明的知識產權。現行的主要方法是申 請專利權,但一些大型基因食品公司為 防某些國家保障專利權不力,故會自行 控制生產基因食品,或是要求農民在購 買種子前簽約保證收成後不留種,更甚 的是發展絕育種子之類的技術。 辛教授表示,他們主要會通過專利 權保障知識產權,不過,在技術開發接 近成熟階段時,會再仔細考慮具體方法。 三個互惠互補目標 生產高價值產品 開發新技術 訓練人才 辛教授説,這個大型研究計劃的目標包括生產高增值產 品、開發新的生物技術,和訓練人才。這三方面有互惠互補關 係:有優秀人才,便可開發技術;有優秀技術,又自然會吸引 有潛質的人才加入;有潛藏豐厚的新血補充,便有更大機會開 發高增值產品。 除了辛世文教授外,參與這個研究計劃的核心成員還有十 位中大生物系的教師,而來自香港的連繫成員則有四位(香港浸 會大學二人,香港大學一人,香港科技大學一人),預計可訓練 十多名博士後研究員,以及近五十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此 外,這個計劃也會促進香港與中國內地和美國等地的學術連繫 和合作,現已有一些內地單位的學者在中大參與研究。 辛教授期望整個計劃完結時,能有多項技術及數個與食物 和醫療相關的產品,可供轉移予工農界和投入生產,如超級雜 交水稻,生物反應器系統,馬檳榔甜蛋白,魚、蝦生長激素, 弓型蟲 P30 表面抗原及天然醫療產品。• 中文大學枚刊 一九九九年秋•冬 2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