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九年秋‧冬
改善建議及回應 小組除了讚揚中大各種管理措施,也在報告中提出數項改善建議,希 望中大能精益求精,並能妥善應付潛在的問題。 教資會建議和中大回應撮錄 制訂策略 建議:制訂計劃時可更廣泛地汲納外界意見;可採取一套較正式的程 序,集錄校內不同的新計劃及策略規劃,撰成摘要文件。 回應:同意加強與各界的聯繫,並繼續定期檢討及更新整體策略 計劃。 資源分配 建議:應考慮如何更靈活地分配大學校舍用地,並鞏固能成功爭取校 外資源的優勢。 回應:將繼續爭取更多校外資源;然而必須指出校舍撥地及新建設 受制於敎資會及政府的審批程序,校方也缺乏額外用地作為 緩衝。 推行計劃 建議:於各學系及學院擬訂清晰的階段指標及表現評估指標,並於校 內全面推行統一的監察機制,以協助審核計劃推行的進度。 回應:目前不少部門已設有階段指標及表現評估指標;但將會按建議 進一步在校內全面推行此等監察機制。 角色、職責 與培訓 建議:經選舉產生的學院院長架構有潛在問題,可考慮轉用全職及委 任制;校外進修學院與大學其他方面可能產生矛盾,所以應讓 持續教育的發展在行政與計劃委員會內有更充分的代表,例如 委任校外進修學院院長為行政與計劃委員會及教務會的成員; 校方可考慮更正式地統籌及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以配合整體 策略規劃。 回應:現有的學院院長制度運作良好,是經深入討論並乃大多數成員 的選擇,唯校方會按建議繼續監察其運作;校方早已正視校外 進修學院與其他部門的分工和合作,並擬訂了一套新機制以確 保各方面能互相配合,推動持續敎育,校方正著手修改大學規 程,使校外進修學院院長成為敎務會委員;中大將如小組所預 期,進一步加強考績表現與培訓需要兩者之間的聯繫。 提供服務 建議:把管理效率檢討推展至各教學單位;與本港及海外院校多作比 較,使服務更臻完善。 回應:會加強與海內外院校有關評估指標方面的比較,務求精益求 精;也會考慮是否把管理效率檢討推展至非行政單位。 管理資訊與 系統 建議:繼續發展一套完整的資訊科技策略,持續地統籌有關管理資訊 的要求。 回應:會在優良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資訊科技策略,禆益各敎學及行政 部門,以及所有學生和敎職員。 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九九年秋•冬 2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