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春‧夏
譽獎等,並榮獲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及澳門東亞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銜,以及英國倫 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院士銜。費教授於社會學、人類學方面之貢獻,成就卓越,名聞遐邇, 而所獲之榮譽,的確是眾望所歸,當之無愧。 費孝通教授畢生志在富民,皓首不移。其學術生涯綿延恆久,豐盛多采。以時計,則 兢競業業,長逾六十載;以質計,則枝葉繁茂,範圍廣闊,自「花籃瑤」時代迄今,一則 推行鄉鎮企業,行行重行行,從研究農村進入小城鎮,從小城鎮進入中小城市,再至以大 中城市為中心的經濟區域;一則專研少數民族,倡導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並腳踏實 地,胸懷全局,提出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國家之間共存共榮的主張,從而為廿一世紀世界大 同的前景,開展出樂觀積極,充滿希望的新貌。 費教授自十七歲起,已立下宏願,在有生之年,要將值得之事,隨處記出,以惠後 人,如今費老已屆九秩華誕,仍然筆耕不輟,揮灑自如。觀其一生,踏遍青山,奔波不停, 「走一趟,寫一篇」,真所謂行萬里路,著萬卷書。而不論信手拈來之隨筆小品,或殫精竭 慮的學術專著,皆才思敏捷,文采照人。研其要訣,費老坦言學術研究絕非枯燥乏味,寫 作若可超脫窠臼,不落俗套,則下筆自能行雲流水,瀟脫自然,一如東坡。 費老為人坦率懇摯,和靄可親,雖然德高望重,位尊譽隆,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 議副主席、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 主任,現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等要職,但平易近人,虛懷若谷,自稱其學 術成就來自草根,源於泥土。一生以「熱情、智慧、責任、勞動」與鄉土融為一體,為富 國強民的宏願而蓽路藍縷,無悔無愆,終於走出了一條始則崎嶇漫長,繼而豁然開朗的康 莊大道。 費孝通教授的過人之處,在於其暢若奔泉,永不枯涸的生命力與創造力。費教授認為 做人必須要有目的,要有衝勁,才不至渾渾噩噩,虛耗一生,因此,畢生以赤誠之心,為 求學創業而勤於探索,勇於創新;為富國強民而矢志不移,百折不撓。這種勇往直前,永 不言倦的獻身精神,可感可佩。費教授認為生命有限,但文化不死,因此在《九十新語》 中,慨然道出思想必須超前,文化應有方向的心聲。 費教授與香港中文大學素有淵源,自八十年代起,即多次來訪,主持學術研討及促進 文化交流。一九八三年中大創校二十周年,舉辦「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費教授應 邀與會。一九八八年中大創校廿五周年紀念,舉辦「泰納講座」,費教授專誠蒞臨主持。 一九九四年,費教授出任逸夫書院邵逸夫爵士傑出訪問學人;一九九八年,則應中大崇基 學院及社會學系邀請,以崇基學院訪問學人及王寬誠基金會訪問學人名義,到校講學。多 年來,對中大社會學系及人類學系之發展,更鼎力匡助,貢獻良多。校長先生,費孝通教 授畢生足迹遍天下,筆迹澤人間,心迹照寰宇。如此一位學界前輩,社會棟樑,不但才學 超卓,成就斐然,而且造福人群,功在社稷。本人謹恭請校長先生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學位予費孝通教授。 第五十五屆大會 4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