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春‧夏
中心的成立獲多個機構提供支援,包括 甲骨文香港有限公司以及Sun Microsystems of California Limited等 ° 醫學動態 醫學院近期在多項新療法取得卓著成 績,又成立多個研究中心,開展跨科合作研 究。 微創心胸手術 醫學院近年積極開展的微創心胸外科手 術,成績卓著,是世界上少數率先成功施行 多項該類複雜手術的機構。 傳統開胸手術的切口非常長,由背部一 直延至胸前(圓一);而醫學院利用電視輔 助施行的微創胸腔外科手術,只須在病人身 上做幾個微小切口(圖二),無須割開胸壁 肌肉和分開肋骨。病人在手術後幾天便可出 院。 圖一 圖二 這種新手術也可應用於心臟外科,包括 主動脈瓣膜置換、全主動脈根部置換及冠狀 動脈搭橋手術;更可在病人心臟不停跳動的 情況下進行,避免了使用心肺機進行體外循 環而可能對身體其他器官如腦、腎等造成不 良影響。醫學院在九六年已進行了本港首宗 心臟不停跳動手術。 雖然這種新手術優點很多,但要求的技 巧亦很高,醫生須接受全新的訓練。 新手術治療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迄今仍屬不治之症,患者主要 靠藥物抑制病情,但約有一成患者經藥物治 療仍無效或出現副作用。醫學院引入深部腦 刺激手術,幫助這類病人控制病情,至一九 九九年底已有五名病人接受治療,效果令人 滿意。 柏金遜症為最常見的運動障礙症,患者 會出現震顫、僵直、運動減緩或不能活動等 症狀。醫學院引進由法國和美國研發的深部 腦刺激手術,將一條只有一點二毫米粗的電 極放進病者腦部的丘腦或丘腦下位置,用電 流來刺激腦部深處的病灶,以控制柏金遜症 病徵。電極的另一端連接藏於病人胸口皮下 位置的起搏器,病人只要利用磁石接觸起搏 器,便可隨意開關電流。手術過程簡單,病 人只需接受局部麻醉。 這項新手術的有效率在外國為九成,香 港的同類手術全部達到預期效果,五名已接 受此手術的柏金遜症患者均認為手術後病情 減輕了。 神經性失聰病人佳音 醫學院成功進行兩宗聽覺腦幹植入手 術,恢復兩名雙側神經性失聰病人的聽力, 取得亞洲領先地位。 兩名病人雙耳的聽覺神經有腫瘤,不能 將聲音傳送到腦部聽覺中樞而失聰。本校外 科學系耳鼻喉科和腦外科的醫生於一九九九 年十月成功將聽覺腦幹儀器植入她們體內, 而該廿四頻道的儀器於一個月後開始運作。 全球至今有十宗「廿四頻道聽覺腦幹植入手 術」,香港佔兩宗,其餘皆在歐洲進行。 手術由兩組醫生施行,首先是切除腫 瘤,然後把儀器準確地放置在腦幹內。由於 腦幹是人體心血管和呼吸的中樞,醫生須有 豐富的解剖知識和倚靠精密的監測系統。植 入腦幹的電極與體外的語言處理器以無線電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春‧夏 5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