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秋‧冬

從傳媒審視社會 和交化身分的轉變 馬傑偉教授 新聞與傳播學院馬傑偉敎授致力研 究傳媒在塑造社會文化和身分認同的角色,他 説:「由於香港沒有強烈的國家意識和民族主義,大 眾傳媒尤其電視,在七、八十年代便成為凝聚本土文 化的重要力量,更可以從表達和創造普及文化之中,建 構社會的文化身分和集體認同。」 最經典的例子要算是「阿燦」一詞的誕生和應用。「阿燦」是七十 年代末期一套電視劇集塑造出來的小人物,他剛從大陸來港與家 人團聚,集落後、粗俗和懶惰於一身。由於劇集情節配合當年的 社會環境,「阿燦」也就成為大陸新來港定居人士的代名詞,用以區別香港土生土長 或早已融入香港社會的大陸人。及至九十年代,香港人認清回歸中國的外在環境轉變,並 更多了解內地人的生活條件,改用「表姐」(一系列同名電影)一詞來給內地人新的定位:他 們雖仍與現代都市生活脱節,但部分人卻有權力、專長和極高的工作能力。 而「香港人」一詞經過傳媒近二十年的廣泛採用,有著鮮明的身分和文化涵義,主要效 果是讓「香港的中國人」可以與「內地的中國人」對立起來。它跟「香港市民」或「香港華裔居 民」等名詞不同,指涉的範圍並不限於地域和政治上的,還包括生活態度、性格、知識、 意識形態等。 「阿燦」、「表姐」和「香港人」等名詞的誕生和所包含的意義,反映了傳媒在塑造社會文 化和身分認同的「戲劇化」效果——尤其在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一個不以民族主義來建立 主流本土文化的地方。 也因為傳媒在香港滲透力強大,市民須對傳媒主導的集體認同有所保留。馬敎授曾以 介入事件的研究方式發現,電視台以資訊娛樂角度整理的香港歷史,是受到媒體內外的各 種政經關係的牽制,「關於過去的敘述,是經過記憶、幻想和欲望的調整及投射而成的。」 普及歷史有強烈的政治和文化的選擇性。 香港文化身分轉趨混雜 馬敎授近五年開展多個實證研究項目,探討傳媒(主要為電視) 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他歸納研究結果表示,香港在七、八十年代有 強烈的文化身分,但自回歸過渡期起,香港的身分便顯得混雜。這 是因為香港的文化身分是通過與大陸的比較而建立的。香港的成 就、高效率、國際化等,都是相對於大陸的落後和不足,並在比較 之下彰顯出來。但「九七」因素,卻使對比變得政治不正確,加上香 港經濟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拖累,現已無自誇餘地。 他曾利用一些媒體常見的內地標記如長城、國旗、解放軍等, 來量度受訪者對回歸的感性反應。結果發現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混 雜,主要由於他們既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而「香港人」的身分卻 來自中國人的對立面。受訪者認同與民族歷史有關的標記並產生親 切感和自豪感,但非常抗拒有關內地政治及軍事的標記。 民族標記(上)與軍事標記(下)給香 港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中文大學校刊二零零零年秋‧冬 22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