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秋‧冬
僱主會在「勞工市場」即場面試求職者 以液晶體顯示屏列出各空缺的招聘條件 (四)教育帶動經濟發展 提高工人收入及生產力 一般而言,在華南走向市場經濟之時,敎育提升了工人的生產力和競 爭力。大專及大學畢業生在非國有企業獲得顯著高薪,而不同敎育程度的 工人在這些企業的薪酬也有明顯差別。 渴求在職培訓 敎育程度較高的僱員會得到和期望得到較多的在職培訓。這是説,工 人的在職培訓渴求,是與他們入職時的敎育程度有關。所以,基礎敎育對 工人的終身學習和社會的應變能力有長遠的影響。 學生更能適應社會轉變 學業成績優良並對敎育有高期望的高中生,會較關注社會變化而主動 配合。敎育普遍可提高學生預計及掌握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轉變的能力。 (五)經濟發展又觸發教育新發展 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模式起變化 學校與企業的一貫合作模式是,學校從企業取得資源,以發展迎合企 業需要的培訓課程,並優先派指畢業生到夥伴企業工作。 隨著政府職業敎育政策的改變,加上新科技的出現及勞工按市場需求 流動等新因素,這種合作模式已逐漸瓦解。展望將來,學校與企業須重新 界定及設計新的合作形式。 敎育與發展的互動關係:深圳的經驗 3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