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零年秋‧冬

企業需要更多敎育程度高的僱員 深圳勞動人口的敎育水平比內地一般人口的高很多,而非國有企業僱 員的敎育水平又比國有單位的為高。這説明了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地區,公 私機構(尤其是非國有企業)均需要並能吸引敎育程度高的人力資源,而且 對受過敎育的勞工的需求,亦會隨著經濟日益發展而不斷增長。 根據企業調查所得,深圳企業的高中層管理人員、工程師及資深技術 員,大都是從香港聘請的,這顯示華南非國有企業也會是受過敎育和有技 術的香港人的求職目標。宏觀來看,香港人力資源流向華南,是兩地經濟 合作融和的例證。 就業輔導成為 學校的新功能 企業招聘勞 工,現更依賴求 職和推薦這兩個 渠道,兩者同等 重要,都需要充 足的資訊。這意 味著學校在勞動 市場的功能,會 由分派工作改為 給予學生就業輔 導。 華南需要積極發展本地敎育 由於華南的經濟發展輕易吸引到區外高敎育水平的勞工,是以當地的 敎育發展沒有被視為必須急切發展的項目,而事實上敎育也沒有跟經濟同 步擴張。如何在高敎育水平外勞充斥的情況下擴張當地敎育,以建立「本地 能力」,是重要的發展課題。 (六)深圳經濟發展經驗向外擴散 深圳的僱員大多仍與家鄉有密切聯繋,他們在探親或回鄉定居時,會把深圳 的發展經驗帶到內地各處。深圳的影響除卻資本和新技術外,還包括受過市場經 濟發展及門戶開放政策洗禮的人力資源。這種媒介功能,會隨工人本身的敎育水 平而上升。 而探討深圳學生應變能力的調查則顯示,高中生對社會轉變的警覺性較高, 並會主動去應付,例如願意結識新朋友和到遠方謀求發展。可見敎育使學生更有 能力應付轉變,是國家培育具競爭力的人力資源的關鍵。 中文大學校刊二零零零年秋‧冬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