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六年春‧夏秋‧冬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田 家 炳 博 士 讚辭 田家炳先生為本港著名實業家及慈善家,一九一九年出生於廣東梅州市大埔縣銀灘 村。其先翁玉瑚公乃客家後裔,以經商為業,平生急公好義,濟貧恤孤;母親田房氏則具 備客家婦女傳統美德,為人純樸務實,克勤克儉。田公晚年得子,故倍加愛惜,然平日對 之管教甚嚴,不時以古代聖賢忠孝節義故事加以勉勵,以《朱柏廬治家格言》加以教誨。 家炳先生幼承庭訓,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養成了潔身自愛、刻苦自勵的性情,以及 慈悲為懷、樂善好施的品格。 一九三五年,玉瑚公溘然長逝,當時年僅十五而剛唸完初中二的田家炳,乃不得不忍 痛輟學,繼承父業,毅然挑起家庭經濟的重擔。—九三七年,他離家前往越南創業,不出 兩年,已成為當地最大的瓷土供應商。一九三九年夏,日軍佔領汕頭,瓷土運輸中斷,田 家炳被逼轉移陣地,踏上遠赴南洋的征途。一九三九年秋,他抵達印尼萬隆市,投靠經營 土產洋雜生意的兄長,幾年間,致力發展,頗有成績。一九四一年冬,日軍侵佔印尼後, 田先生因經商地區劃入軍事區,被迫結束營業,轉赴雅加達投靠族人,自此由經商轉入工 業,初嚐受薪階級的甘苦。 在印尼期間,田先生由基層開始,自強不息,努力向上,在關鍵時刻,更獨具慧眼, 洞悉先機。一九四五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田先生把握商機,大展鴻圖,致力於樹膠加 工業,銳意經營,業務鼎盛,至一九五一年已成為譽滿印尼首都的青年工業家,時年三十 有一。 一九五八年,有鑑於印尼境內正醞釀排華浪潮,田家炳先生又一次當機立斷,毅然決 定結束了如日中天的橡膠事業,舉家北遷,移資於當時經濟條件並非特優的香江。香港乃 彈丸之地,當年之所以吸引企業家定居立業,除了環境安定,經商自由之外,主要是由於 市民十居其九,皆為華人。田先生之五兒四女,從此得以在華語環境中,接受正統中文教 育,沐受儒家思想薰陶,因而敦品勵行,孝親睦鄰,不論在為人處世方面,均能勤儉立身, 誠信為本。 田家炳先生初臨香江,人地皆疏,然而胸懷大志的實業家並不氣餒,矢志要在競爭激 烈的東方之珠,創下一番偉績。田先生看準香港具有發展國際貿易的條件,決意全力拓展 塑料薄膜及扶植下游加工工業,乃在屯門買地填海,建屋設廠。一九六零年秋,巍巍巨廈 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一年春‧夏 4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