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一年秋‧冬

‧ 支 援 兩 文 三 語 教 育 近年香港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敎師的素質越來越為社會所關注,英語敎學和母語 敎學孰優孰劣,也引起很大爭論。而本校文學院及敎育學院的敎師,一直積極提供各種 資源和援助,以改善本地兩文三語的敎育,提高語文敎師的水平。 網上支援兩文三語敎育 文學院的人文電算與人文方法研究室由哲學系關 子尹敎授主持,該研究室近年獲香港「優質敎育基金」 資助,開展了「兩文三語敎育網上支援計劃」(網址為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QEF5073/),以資訊科 技支援香港中小學的兩文三語敎育。計劃內容概括為 三大項目:(一)設計及製作一系列網上語文工 具(漢英字典、詞典等),並編列其他網上語文 參考資料,供中英語文敎學之用;(二)建立聲 韻資料庫,便利師生查考漢字讀音,進而比較粵 語和普通話的讀音差異;(三)發揮電算技術在統 計分析、資料搜査和網上對話方面的長處,研製 易用的網上敎學工具。 兩年來,研究室開發了許多相關的網站,較重要的如「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網絡 版、「粵語音韻集成」電子版、「香港、大陸、台灣——跨地區、跨年代現代漢語常用字頻 率統計」等。研究室除免費提供該等網上敎學支援工具,更不斷透過專題討論、技術支援 等活動,加強與中學師生之聯繫,促進各校對兩文三語網上敎育的參與。 加強普通話敎學 由敎育學院及香港敎育研究所共同管理的普通話敎育研究及發展中心,積極推廣普 通話敎育工作。中心除了定期舉辦普通話水平測試,開辦各類普通話敎學證書課程及測 試講座外,又提供普通話診斷服務,以提升在職及職前中小學敎師的普通話發音水平, 和掌握普通話敎學的技巧。 網上培訓小作家 香港的中小學生每年一般只需作文八至十篇,寫作機會不多。課程與敎學學系何萬 貫敎授數年前設立小作家網上培訓計劃,參與計劃的學生每十天要提交一篇作文,由資 深敎師評閲,針對文章的內容、布局和思路等提出建 議,而錯別字和語法錯誤等則由專人在網上向 學員講解。這個計劃提高了學生的思維 能 力 , 協 助 他 們 建 立 個 人 的 寫 作 風 格,並為他們提供 互相切磋的機會。 去年,十二位參加了該 計劃二至四年,就讀於 中四、中五的小作家, 合辦了一份網上文學月 刊《星火》,從約稿、寫 稿、審稿,到設計、排 版等全部由他們負責, 並輪流擔任主編,中大則提供網絡運作的支援。 中文大學校刊二零零一年秋•冬 2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