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春‧夏
提 升 內 地 企 業 的 國 際 競 爭 力 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系主任蔡小強敎授表示,中國加入世界 貿易組織後,國內企業的競爭會從內地擴展至國際,但不少大企業 在設備、管理、操作,以至相關知識的掌握,都趕不上新的 發展。本校工程學院兩、三年前開始與北京 清華大學就中國企業互聯網的研究與培訓課 題,商談合作。去年初,李國章校長更親自 帶隊往清華簽署合作協議,回港後又為該等 活動籌措經費。兩校除發展研究外,亦擬開 設不同層次的訓練課程。 蔡小強敎授 中國企業供應鏈管理高層經理研修班由 中大和清華合辦,去年十月在北京開辦 第一期後,即定期輪流在京港兩地舉 行。內地企業高層都明白供應鏈管理是 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所以踴躍報讀。 該課程的其他學員來自香港、台灣、日 本、新加坡等地的大公司,每每與內地 企業有商務往來。此課程的敎師熟悉西 方、本港及內地的實際狀況,並以大量 案例講解內容,對學員的幫助十分直 接。蔡敎授表示,這個合作項目對雙方 以至對工業界都甚有裨益。 增 強 內 地 化 學 學 術 發 展 化學系多名敎師為內地的化學學術發展籌款出力,協 助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青年科研人才;他們個人學術成就 卓越,黃乃正敎授和麥松威敎授已先後於一九九九和二零 零一年獲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麥松威敎授憶述:「我在一九七三年參加第一個香港 學者回國訪問團,看到當時內地的科研學術氣氛低沉, 深感要在可能的範圍內,盡量協助祖國同行開展科研工 作。」自此,化學系經常接待往外國開會途經香港的內 地科學家,進行正式及非正式的學術交流。 「 在 八 十 年 代 , 中 大 在 這 方 面 的 工 作 是 一 装 獨 秀 的 , 其 中 一 個 原 因 是 彼 此 同 文 , 內 地 學 者 更 可 在 中 大 以 普 通 話 作 科 學 報 告 。 」 麥敎授並多次籌款支持內地年輕學者到中大進修及 合作研究。八二至九五年,他出長化學系期間,更邀請 了五十多位中科院院士和內地著名化學家來中大訪問交流。麥松威敎授又有感內地學者受英 語水平限制,投稿國際學報的接受率偏低,一九九八年起毅然出任《多面體》(Polyhedron)學報 的副主編,負責審訂內地學者的投稿,並修改文章和提供加工意見。每年處理論文逾六十篇。 化學系經常接待來訪的內地科學家,促進學術 交流。圖為麥松威敎授(後排左)、黃乃正敎授 (後排右)和張雄謀敎授(前排左),接待傑出理 論化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首任主任 唐敖慶敎授(前排右),以及吉林大學李前樹敎 授(後排中)。唐敎授一九九四年獲本校頒授榮 譽理學博士學位。 16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