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春‧夏

研究小組再於三地各抽出一千人接受皮膚測試,觀察他們對各種敏感原的不同反 應。最後,每地有二百名兒童獲安排接受呼吸道敏感測試。由於兩種測試需時,且費用 昂貴,所以只能抽樣進行。黃敎授指出,研究人員也採用了國際鑑定的方法,在這二百 名兒童的家居進行環境普查,主要是從床上,睡房、客廳及廚房的地上吸取家塵樣本, 用免疫方法測定敏感原的濃度。 是次研究並沒有搜集戶外環境資料,黃敎授解釋説:「國際的哮喘研究證實,空氣 素質優劣不會令發病率減少或增加。舉例説,重慶的空氣素質比香港差,但數字顯示該 地兒童哮喘的發病率只是香港的五分之一。」 港哮喘病童多京穗兩倍 研究發現,本港兒童患哮喘 的數字是北京及廣州的兩倍(圖 一),而證實與高發病率有關的 危險因素,則包括家中有成員吸 煙、母親懷孕時吸煙、使用以合 成物料製成的枕頭和被褥,以及 使用氣體燃料煮食。黃敎授補充 説:「母親懷孕時吸煙會影響嬰 兒氣管的形成,使之較為狹窄。 要是出生後繼續吸二手煙,氣管 會再進一步收窄,容易發炎和氣 喘。合成物料製造的枕頭和被褥 都含有石油成份,會慢慢釋放化 學氣體,引致氣管發炎,而且容 易積藏塵埃蟎。以氣體燃料如煤 氣或石油氣煮食,當中部分氣體 燃料因未能完全燃燒,會產生一 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又是發病的 原因之一。」 幼時餵食母乳(時間越長越 好)、家中有兄弟姐妹,以及較 早接受托兒服務的兒童,發病率 都較低。這是因為他們從小便接 觸不同的過濾性病毒,有較強的 免疫和抗菌能力。 外國研究指出塵埃蟎和貓是最常見的家居致敏原。研究小組發現廣州兒童對塵埃蟎 呈陽性反應的有兩成多,北京只是百分之七(圖二),唯是兩地的發病率相同,可見在中 國塵埃蟎雖是病發原因之一,卻不如外國般重要。研究又發現,對塵埃蟎和貓敏感的 人,患哮喘機會比常人高三至四倍。黃敎授特別強調,這只是説明哮喘患者一旦接觸這 些敏感原會容易病發,並不是代表敏感原會引致哮喘。 黃敎授總結説:「研究證明環境因素對發病有決定性的影響。哮喘病人構成本港醫 療服務一個頗沉重的負擔,如果他們能夠避開一些環境危險因素,我們便可有效地減低 哮喘發病率。我們會繼續探討環境因素如何誘發哮喘,以制訂有效的預防措施。」• 圖一:三地兒童敏感症發病率 圖二:三地學童過敏原致敏率 3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