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二零零二年春‧夏
讚辭 榮譽理學博士 袁隆平教授 早春時期,秧苗秀秀,一片新綠;晚秋季節,稻穗累累,萬頃燦金,這一幅春 耕秋收、物阜民康的圖畫,正是我國自古以來千家萬戶夢寐以求的景象。如今,神 州大地上,夢想成真,良田處處,而促成這一切的幕後功臣,就是培植「東方魔 稻」、創造「綠色神話」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敎授。 袁隆平敎授祖籍江西德安,一九三零年生於北平協和醫院。兄弟五人,排行第 二,父親任職於平漢鐵路局,母親畢業於敎會學校。袁敎授生長於溫馨開明的家 庭,母親不但為其英文啟蒙導師,更不時以「多讀書、求進取、做好事」等傳統道德 觀念加以訓誨,故使其自幼即養成努力進取、克己為人的性格。 於武漢就讀小學期間,偶然一次參加學校遠足,來到郊區園藝場,只見桃李滿 樹,花草遍地,這園中無盡的秀色,使袁隆平當年幼小的心靈,產生出對園藝農耕 無限的嚮往與憧憬,並隨即許下宏願,長大後要矢志不移,專攻農科。 一九四九年,袁隆平遠赴重慶北碚夏垻,就讀於相輝學院,一九五零年,全國 高等院校院系調整,相輝併入西南農學院,嗣後改稱西南農業大學。一九五三年 夏,大學畢業,分配至湖南安江農校任敎,在千古蠻荒之鄉——湘西黔陽地區,專 心致志,默默耕耘,從事作育英才的敎育工作。 六零年代初,國內發生春荒,袁隆平先生眼見糧食短缺,不免感到憂心忡忡。 自古民以食為天,如今,天既缺口,必須要有當代女媧不辭勞苦,殷勤補天,方能 緩和災情,解决民困。於是痛下決心,立意要憑一己之學,朝遺傳育種的方向努力 鑽研,為我國農作物找尋大量增產的道路。 袁隆平先生在當時盛行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説的情況下,博覽群書,刻苦鑽 研,對孟德爾、摩爾根的遺傳學説了解極深。六一年七月他在田間發現了一株特異 稻株,鶴立雞群,穗多粒大,當下如獲至寶,悉心栽培。次年,把此稻所結種子, 播於試驗田中。勤勉的科學家,自此日日親自呵護,「望品成龍」。誰知秧苗抽穗揚 花後,不但穗少性弱,且參差不齊,結果令人大失所望。面對如此情況,袁隆平毫 不氣餒,反而細心分析,根據孟德爾的遺傳分離律悟出了箇中奧秘,即年前發現的 43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